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的答案是:掃墓時間不能太晚;拜祭順序要區分;女性不宜掃墓;減少娛樂活動;掃墓上墳時祭祀先祖準備的祭品一般是單數,三樣或是五樣;每樣的數量也是單數的,三個或五個。貢品應該尊重宗教、民族、地域習俗,沒有固定的規矩;清明上墳可不要亂動,不能把那些東倒西歪看上去不整齊的石頭扔掉,換成漂亮整齊的石塊。總的原則是“不要亂動,只加不減”。就是不要輕易亂動祖墳,泥土和石頭只增加不要減掉。不好看不整齊的石頭可以在其外面再加一層將其包住。從堪輿學角度講,掃墓要選擇好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來説,上午7:00-下午17:00最好。

掃墓最好選擇在日出後到下午3點前的這段時間。因為日出前光線不好,陰氣尚未消散,而三點後,陽氣逐漸消散,陰氣逐漸增長,容易招惹陰靈纏身或其他不乾淨的東西。

掃墓時要分先後順序:父、母、長男、長女、次男、次女。以此類推。如果帶有祭品的,要等祖先“享用”過後,眾人方可取食。

按照古人的説法,女性屬於陰性,如果進入陰地很重的墳地,可能會對自身得意識造成負面影響(如:被驚着);鬼神害怕女性經血,所以懷孕和來月經的女性更加不宜掃墓。

清明節當天應該儘量少娛樂活動,更不要吵架、滋事、吹牛,或者説些不着邊際的話,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

掃墓上墳時祭祀先祖準備的祭品一般是單數,三樣或是五樣;每樣的數量也是單數的,三個或五個。貢品應該尊重宗教、民族、地域習俗,沒有固定的規矩,可參照以下內容:

1、不用任何肉食等葷腥之物。

2、以素食、水果、點心、乾果、素酒等類食物祭祀為好。

3、可以用先人在世時比較喜歡的食物來上供。

其實,祭祀的貢品先人是吃不到的,但依然要精心挑選,這是表達對先人的恭敬追思之意,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孝心,即使用比較簡單的貢品,也依然是非常圓滿的。其次準備鮮花(現在都講究環保)代替燒紙。

從堪輿學角度講,掃墓要選擇好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來説,上午7:00-下午17:00最好,天還沒亮和日落西山時不宜掃墓。如果掃墓那天精神不振,可佩戴玉器在身上,據説佩戴玉器可以起到穩定精神的作用。掃墓時要衣着整齊,神情肅穆,不要粗言粗語,大聲喧譁,更不能説對亡者不敬的話。掃墓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不要細看別家墳墓和踩踏別家墳墓,或對別家墳墓評頭品足,在墓地照相留念也是不適宜的。孕婦、病人、7歲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去掃墓。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説,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説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都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標籤: 上墳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rwd9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