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野生蚯蚓可以人工養殖嗎

野生蚯蚓可以人工養殖嗎

野生蚯蚓可以人工養殖嗎的答案是:可以

野生蚯蚓可以人工養殖嗎

野生的蚯蚓產量很低的,最好使用專用的蚯蚓。

生長週期為平均3個月,在良好的生長環境下長到10釐米左右大概要半年。下面是詳細介紹:蚯蚓是喜温動物,野生蚓在久旱;嚴冬及高温季節會鑽入生土層潛伏休眠。人工養蚓,要調節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長繁殖。紅蚯蚓的最適生長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但必須異體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現生育環)在交配1周後各自產卵。但產卵頻率與温度有很大關係。温度低於10℃時,要35天左右才產卵一粒;温度在18~25℃,濕度30%~50%,通風換氣好時,一般1.5~4.5天就產卵一粒;當温度高達35℃時,產卵數量下降。卵繭孵化與温度也有很大關係。當温度低於8℃,卵繭停止孵化;15℃時,卵繭約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個卵繭孵出幼蚓6.8條;當平均温度在20℃時,19天孵化幼蚓;32℃時,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僅33%,平均每個卵繭孵出幼蚓2~3條。孵化過程中,當卵繭積温達到220~260℃時,幼蚓便可孵出(卵繭積温指每日扣除卵繭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無效温度後逐日積累的能使卵胚胎髮育的有效温度總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於蚓產卵孵化。幼蚓生長38天左右達到性成熟,全生育期(即生長週期)60天左右。一條蚯蚓一個月內產的卵繭,逐漸能孵出50~80條小蚯蚓。

蚯蚓在土壤中穿行,吞食土壤,能使土壤疏鬆,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經過蚯蚓消化管的土壤,排出成蚓糞,含有的氮;磷;鉀的成分較一般土壤高數倍,是一種高效有機肥料。蚓糞又可增加腐殖質,對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起很大作用,有人估計林地或果園每年由蚯蚓形成的土壤團粒結構每公頃達47t-170t,增加氮素75kg-125kg。同時蚯蚓還可將酸性或鹼性土壤轉化為近中性。蚯蚓含蛋白質較高,其含量約佔乾重的50%-65%,含18-20種氨基酸,其中10餘種為禽畜必需的。故蚯蚓是一種動物性蛋白添加飼料,對家禽;家畜;魚類的產量提高效果明顯。蚯蚓體內含地龍素;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有解熱;鎮靜;平喘;降壓;利尿等功能,自古即入藥。蚯蚓吞食土壤和有機物質的能力很大,可利用蚯蚓處理城市的有機垃圾,保護環境,防止污染,可化害為利,抑制公害。各國都興建養殖蚯蚓的工廠,繁殖蚯蚓,處理廢料,生產有機肥料。蚯蚓又有聚集土壤中某些重金屬的能力(鎘;鉛;鋅等),可收集蚯蚓處理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達到減輕污染的目的。蚯蚓加工後可製作食品,國外有利用蚯蚓制餅乾;麪包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n2m0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