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最早的鞭炮是用什麼做的

最早的鞭炮是用什麼做的

最早的鞭炮叫做爆竹,是火燒竹子所發出的爆裂聲,所以是用竹子做的。自從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中國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鞭炮)。

最早的鞭炮是用什麼做的

詳細介紹: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沒有火藥和紙張時,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故稱爆竹。節日或喜慶日燃放,這種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在現代的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爆竹,特別是在春節期間,爆竹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最早的鞭炮是用什麼做的 第2張

爆竹的目的: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後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誌。隋代杜公瞻註解上述引文時説:“俗人以為爆竹燃草起於庭燎。”就是説,民眾認為春節點火習俗和爆竹都是起源於古代的庭燎禮儀。因為庭燎是燒柴,而南方多竹,如果用竹子代替柴,一定會爆響。宋代袁文《甕牖閒評》卷三雲:“歲旦燎竹於庭。所謂燎竹者,爆竹也”。袁文的説法證實了杜公瞻的記載。旺火加巨響驅鬼在當時人看來比原來的庭燎效果好得多。於是,放爆竹驅鬼怪的習俗受到人們廣泛熱愛。

標籤: 鞭炮 最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g1d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