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中國傳統節日及風俗有哪些

中國傳統節日及風俗有哪些

中國傳統節日及風俗有哪些的答案是:春節吃年夜飯;元宵節吃元宵、鬧龍燈;寒食節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清明節祭祖;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登高、插茱萸;除夕放鞭炮,貼春聯

世界各國人民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也都有一些傳統的節日,而有些節日又是好幾個民族所共有的。

即中國農曆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藴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説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也叫踏青節,是過了冬至後的第108天,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在這一天都會去掃墓或者祭祖。從周朝開始就有清明節,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在中國不只是漢族人過清明節,還有很多少數民族也都會過清明節。

端午節是中國比較古老的節日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的原名是端五,古人認為五月不吉祥,而初五又是五日,所以為了避諱“五”,因此改名為“午”。有傳聞説端午節是屈原設立的,但是根據歷史記載在西周初期就有端午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各地過端午節的方式也不太相同。唯一相同之處就是在這一天都會吃棕子,不同之處就多了,有些地方的習俗是這一天女兒回孃家、插艾草、比武、吃打糕等,還有些地方在這一天要賽龍舟、蕩秋天、飲用雄黃酒、吃新鮮水果等等。

中國傳統節日及風俗有哪些

農曆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從唐朝開始就有中秋節,到了宋朝之後開始被民間重視,後來成為中國特別重要的節日之一。不只是在中國過中秋,在東南亞一帶也有過中秋節的習俗,特別是東亞及東南亞的華僑,過中秋節極為隆重。從古至今就有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寓意以圓代表團圓,寄託着對故鄉的思念,親人之間的渴望團聚,同時也期盼家人幸福美滿。

每年的九月九日即為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這個節日,後來在唐朝被正式定義成民間節日,在古代很多詩人在這一天會作詩吟曲,表達異客思親的感受。在1989年的時候,中國把這一天也定為老人節,就是要孝敬老人、愛護老人、救助老人的意思。

農曆最後一天就是除夕,除夕也叫“除終”,百姓通常叫“大年三十”。除的本義是去,夕的本義為日暮,寓意去除舊年迎接新年,所以就有了除夕之夜一説。在中國這一天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日,這一個晚上都是以吃喝玩樂為主。再一個就是發壓歲錢,壓歲也叫“守歲”,發完壓歲錢之後就開始貼門神,然後把大門關上,全家人開始通宵守歲,然後在第二天一大早就要開大門迎財神。所以在這一天很多家庭都是徹夜不眠,過了凌晨12點之後就代表了七年級的到來,於是開始放鞭炮慶祝迎新年財運。

標籤: 傳統節日 風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d1r2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