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每年大約有幾億噸鹽分被帶進海洋呀

每年大約有幾億噸鹽分被帶進海洋呀

每年大約有幾億噸鹽分被帶進海洋呀的答案是:30億噸

每年大約有幾億噸鹽分被帶進海洋呀

每年大約有30億噸的鹽分被帶進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鹽分各處不同,平均約為3.5%,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無機鹽,最常見的是氯化鈉,即日用的食鹽。有些鹽來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來自地殼的巖石。巖石受風化而崩解,釋出鹽類,再由河水帶到海里去。每年大約有30億噸的鹽分被帶進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決定氣候發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就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儲熱體。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熱能傳送帶。海洋與空氣之間的氣體交換(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對氣候的變化和發展有特別大的影響。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是氯化鈉,它是由氯元素和鈉元素組成。我們都知道,世界萬物都是由元素組成的,而人類目前發現的宇宙元素達118種,它們的產生有先後順利,排列第一的就是氫。而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

大爆炸發生之後,宇宙誕生了早期的元素,其中最多的兩種元素是氫元素和氦元素,它們佔據了整個宇宙的99%以上,可以説在早期宇宙的時候,基本只有氫元素和氦元素。而後來的上百種元素都是由這兩種元素轉化而來,那麼它們是如何轉化的?

既然早期的宇宙基本都是氫元素和氦元錢,於是形成的天體也基本由這兩種元素組成,這種天體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恆星,它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天體,也是宇宙最早誕生的一類天體。恆星對於宇宙的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於它內部的高温和高壓,使其形成了核聚變反應。

這個時候,恆星就成為了一個元素加工提煉廠,核聚變反應通過消耗氫轉化為氦,當氫消耗完之後,氦元素再發生聚變反應,形成了碳元素和氧元素。如果恆星的質量足夠大,碳原子還會繼續發生核聚變反應,生成鐵。

而質量是太陽8倍以上的恆星,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有可能會引發超新星爆炸,而大量的各種元素就是在這種爆炸中產生的。其中就包括氯元素和鈉元素,可能有人會問了,這跟地球上的食鹽來歷有什麼關係?不要急,下面我們再一一道來。

既然氯元素和鈉元素是來自於超新星爆炸,那麼一個星球想要產生大量的食鹽,説明這個星球所在的星系跟超新星爆炸就有密切的關係。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科學家目前的研究探索,認為在太陽現在所在的位置曾經發生過超新星爆炸。

可能在太陽還誕生之前,現在太陽的位置附近有一顆質量是太陽8倍以上巨大恆星。這顆恆星生命走到盡頭之後發生了超新星爆炸,產生了大量的碎片和塵埃,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各種元素,這些元素包括氯和鈉還有其它的重金屬元素。

我們通過元素週期表的排列順序可以發現,鈉元素和氯元素的順位位於鐵元素之前,因此這兩種元素相對更容易產生,因此儲量也更豐富的多。超新星爆炸產生的大量碎片和塵埃後來又通過不斷的重組凝聚形成了恆星太陽,八大行星以及其它的大量小行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由於太陽系是在超新星爆炸的基礎上誕生的,所以形成的地球以及其它的行星上面才會有豐富元素的構成,這也是為什麼地球會有豐富的氯元素,鈉元素以及其它各種重金屬元素的原因。有了豐富的氯元素和鈉元素之後,它們在早期地球熔爐狀態的時候,結合形成了氯化鈉然後保存在巖石之中或者陸地表面。

早期的地球是一個熔爐狀態,温度非常高表面自然是沒有液態水的,那個時候的水都是以氣態形式存在於大氣層中。後來隨着地球的逐漸冷卻,氣體水又以雨的形式落在地面上,這場持續了上百萬年的大雨沖刷過巖石或者地球表面時,巖石中的氯化鈉隨着雨水一起形成了大海。

後來,地球上的水分又被蒸發,參與地球的水循環過程,而氯化鈉因為重量原因沒有被蒸發,因此留在海水中,久而久之,海水中的氯化鈉越積越多,最終成了“鹹”味的海水。除了海水之外,鹽井、湖水中的鹽也是這麼來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6wnj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