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鬆州在哪裏

鬆州在哪裏

我國現在沒有鬆州這個城市,歷史上的鬆州是指現在的四川省松潘縣,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距離省會成都市338公里,著名的黃龍景區就在松潘縣境內,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在此設立湔氐道,為松潘地區縣級建制之始,迄今已逾2300多年的歷史。

鬆州在哪裏

松潘的具體位置在哪裏?

松潘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北部,地理座標介於北緯32°06′—33°09′,東經102°38′—104°15′之間。東接平武縣,南依茂縣,東南與北川縣相鄰,西及西南緊靠紅原縣、黑水縣,北與九寨溝縣、若爾蓋縣接壤。縣境東西長180公里,南北寬112.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8608.37平方公里。

縣城進安鎮,海拔2849.5米,距省會成都335公里,距州府馬爾康431公里,“九環線”西線沿岷江縱貫全縣,九寨黃龍機場距縣城僅17公里。

(二)人 口

1990年,全縣總人口6464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228人,佔15.7%,農業人口 54413人,佔84.1%,人口出生率19.33‰,自然增長率11.5‰。

(三)民 族

縣主要由藏、羌、回、漢 4種民族構成。藏族 24038人,佔總人口的37.19%;羌族4543人,佔總人口的 7.03%;回族8398人,佔總人口的12.99%;漢族27633人,佔總人口的42. 75%;蒙古、滿、壯、彝等民族29人,佔總人口的0.04%。

(四)歷史沿革

松潘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地處邊陲的軍事重鎮,是內地與西羌吐蕃茶馬互市的集散地,有“高原古城”之稱。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在今川主寺鎮建立湔氐縣,為松潘地區縣級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曆史。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鬆州,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鬆州、潘州二衞,尋併為松潘衞,“松潘”之名自滋始。清置松潘廳和松潘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改松潘直隸廳為松潘縣,縣級建置沿用至今。

(五)氣候條件

松潘地處岷山山脈中段,屬青藏高原東緣。地貌東西差異明顯,以高山為主;地形起伏顯著,相對高差比較大,最低處白羊鄉梭子口海拔為1082米,最高處岷山主峯雪寶頂海拔5588米,相對高差4506米。

山川、河流 松潘山勢陡峭雄偉,主要有雪寶頂、弓槓嶺、哲波卡、樺子嶺、金蓬山、垮石巖、紅星巖、辣子山等山體。境內有岷江河、涪江河、熱務曲、毛爾蓋河、白草河及大小支流200餘條,大小河流最終匯成了年平均徑流總量為40.2億立方米的岷江和涪江兩大水系。

氣候、降水 由於地形複雜,海拔懸殊,導致松潘的氣候具有按流域呈明顯變化的特點,小氣候多樣且災害性天氣活動頻繁。涪江流域濕潤多雨、四季分明;岷江流域少部分地區乾旱少雨,大部地區則寒冷潮濕,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四季不明。各地降水分佈不均,但幹雨季分明,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72%以上,多年平均氣温5.7°C,年極端最低氣温為零下21.1°C,多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

恰如西部杜工部,蘇軾寫的全詩是?

杜工部蜀中離席

李商隱

人生何處不離羣?世路干戈惜暫分。

雪嶺未歸天外使,鬆州猶駐殿前軍。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

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

註釋:

⑴杜工部:杜甫。這首詩模仿杜詩風格而以“蜀中離席”為題。張《箋》雲:“細味詩意,是西川推獄時。”商隱自公元851-856年(大中五年冬至十年)在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縣)柳仲郢幕。依張《箋》,此詩大約是公元852年(大中六年)春自西川推獄歸東川時作。

⑵離羣:《禮記·檀弓》:“吾離羣而索居,亦已久矣。”

⑶雪嶺:即大雪山,一名蓬婆山,主峯名貢嘎山,在今四川西部康定縣境內,其支脈綿延於四川西部,稱為大雪山脈。唐時為唐與吐蕃邊境。杜甫《歲暮》:“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又《嚴公廳宴同詠蜀道畫圖得空字》:“劍閣星橋北,鬆州雪嶺東。”天外使:唐朝往來吐蕃的使者。

⑷鬆州:唐設鬆州都督府,屬劍南道,治下所轄地面頗廣,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內。因西鄰吐蕃國,是唐朝西南邊塞,故長有軍隊駐守。殿前軍:本指禁衞軍,此借指戍守西南邊陲的唐朝軍隊。宋《蔡寬夫詩話》載:王安石晚年極喜歡這兩句詩,稱“雖老杜無以過”。

⑸座中句:暗用《楚辭·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此言自己憂國傷亂,卻懷才不遇,只能哺糟啜醨,醉生夢死。此聯似用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句法。

⑹美酒句: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應須美酒送生涯。”此抒寫飲酒消磨歲月,老大無成之感慨。

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與文君俱之臨邛,盡賣車騎,買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壚。”杜甫《琴台》詩:“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酒肆人間世,琴台日暮雲。”

題解:

大中五年(851)冬,李商隱在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任節度判官,被派往西川推獄(協助審理案件)。次年春,事畢回梓州(今四川三台縣,東川節度使駐地)。這首詩是臨行前在餞別的宴席上所作,故稱“蜀中離席”。前面加上“杜工部”,説明是有意模擬杜甫的風格,就好像是代杜甫作詩一樣。

杜甫在七律題材上的一個重大發展,就是把時事引入傳統的酬贈之作。此詩對杜詩的繼承就在於李商隱恢復並發展了杜甫七律感時傷世的憂國憂民情懷。當時正值巴南蓬州、果州的貧民爆發起義,朝廷派軍隊鎮壓。連年來唐王朝和吐蕃、党項的關係也一直很緊張。這首詩借傷別的席上之感,表達自己對時局的憂慮,深得杜甫的神韻。

句解:

人生何處不離羣?世路干戈惜暫分

詩歌一開頭就是一個反詰句:人生哪裏沒有離別呢?只是在這時局動盪、戰亂不止的年代,即便是短暫的分離也使人格外痛惜。因為吉凶難料,前程未卜,或許這一分別就意味着永遠的分離。

上句泛言人生離別的普遍和平常,讓讀者在詰問中有所思考:人生有多少悲歡離合,個人的命運又是怎樣身不由己?詩人雖然有着無盡的感歎,但是調子並不悲傷。細細體味,詩中還隱含着這樣的意思:既然人生離別在所難免,不如以曠達處之吧!下句轉到“世路干戈”的社會大背景上,最後又回到“離席”,道出離別的沉重感傷,思路跳躍奔騰,“大開大合,矯健絕倫”(紀昀語)。如此道來不僅曲折頓挫、氣勢雄放,而且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傷時感世之情,可謂落筆不凡。

雪嶺未歸天外使,鬆州猶駐殿前軍

這兩句緊承上文的“世路干戈”寫當前的動盪局勢:朝廷派往雪嶺的使臣尚未歸來,鬆州仍駐紮着朝廷的軍隊。“雪嶺”,指綿亙於今四川西北部的雪山,這一帶是唐和吐蕃的分界線,當時的少數民族黨項也聚居在這裏。唐王朝和吐蕃、党項經常在此發生邊境爭奪戰爭。朝廷屢派使者處理邊境事宜。“天外”,極言其僻遠。“鬆州”,即今四川松潘縣,在雪山附近,當時是唐西南邊區與吐蕃的交界處,唐王朝於此置鬆州都督府。“殿前軍”,本指神策軍,即皇帝的禁衞部隊,這裏借指戍守西南邊陲的唐朝軍隊。

大中五年,剛剛歸降唐王朝的吐蕃宰相因要求為河渭節度使,朝廷不許,又欲興起戰亂,再度成為朝廷的邊患。大中六年,剛剛被征討的党項又擾亂邊境。詩人並未將這種劍拔弩張的戰爭場景白描出來,而是從側面含蓄地指出時局的紛亂:使者久久未得迴歸,可見矛盾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局勢非常不穩定而邊境屯駐大軍,也足以想見局勢的一觸即發。這兩句詩氣象闊大,感慨深沉,不僅簡潔醒目地勾勒出西北邊境歷年戰亂的緊張局面,更飽含着詩人無限憂國傷時之情。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

這兩句從時事轉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斷地向醒客敬酒遠處的江面上,晴雲夾雜着雨雲,也不知道天氣會如何。看着人們只顧互相勸酒,詩人不免感慨萬端,一語雙關。“醒客”,是詩人自指。“醉客”,指餞行席上的醉者,暗喻其為渾渾噩噩、不關心國事的庸碌之輩。“延”,指請客人飲酒。詩人化用《楚辭·漁父》屈原的詩句:“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

標籤: 鬆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5q0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