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元宵節有什麼意義

元宵節有什麼意義

元宵節的意義在於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民間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

元宵節有什麼意義

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的由來: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令士族庶民都掛燈,往後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在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在中國古代,元宵節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節日。

平日裏足不出户的女子可在這天出門賞燈,這也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遇機會

可見,元宵節為人們創造了一個傳情達意的好機會,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

元宵節的習俗: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鬧花燈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

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

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

猜燈謎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標籤: 元宵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3grz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