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隋朝大運河分為哪四段

隋朝大運河分為哪四段

隋朝大運河一般指隋唐大運河,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分裂時期,地方政權為大都開鑿了一些地方性運河,這些運河,從客觀上講為隋開大運河做了準備。隋的開河,只是將若干自然河或舊溝連成一氣,沒有地方性運河的開鑿,要想開隋朝大運河是缺乏基礎的。

隋朝大運河分為哪四段

隋煬帝連通這些小運河,最終修成隋朝大運河,主要分為四段: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

大業元年(605年)三月,隋煬帝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濟渠分為三段:西段自東都洛陽西苑,引谷水、洛水,東循陽渠故道由洛水注入黃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是利用黃河的自然河流;東段起自板渚,引黃河水走汴渠故道,注入淮水。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開邗溝,所利用的不是吳國邗溝,而是利用的東漢陳登所開鑿的邗溝直道。隋代前期,邗溝常淤塞。當時邗溝相當長的河道都是平水不流動,有堰壩控制,自淮安至揚州水程要四五日。邗溝北流河段,河牀坡度較陡,流速較大,夏季水大時,逆水船不易上行,因此北端修建北神堰,位置為古末口(今河下古鎮),主要以堰閘調節湖水。605年,隋煬帝疏通擴大了邗溝舊道以便行船,改稱山陽瀆,作為隋唐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永濟渠也是利用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河道與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自今河南武涉至汲縣一段,用沁水、清水(即衞河)疏浚而成;自汲縣至館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遏淇水入黃河古道白溝而成;在館陶與滄州一段,是部分地利用了漢代屯氏河和西漢大河故瀆而成;滄州至涿郡,又部分地利用漳水,至獨流口則與漳水別而另闢新道,與漯水相接,經漯水到達涿郡。

大業六年(610年),隋煬帝下令開開江南運河。但江南運河的開鑿也不是始於隋朝的。江南的運河的開鑿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吳國開通了從今江蘇到長江的運河。隋代的江南運河,只是在六朝以來所開鑿的江南運河的基礎上加以疏浚而成的,並不是隋煬帝時才開始開鑿的。

隋唐大運河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華北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巨大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

標籤: 四段 大運河 隋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18q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