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樂山大佛的由來和歷史

樂山大佛的由來和歷史

樂山大佛的由來和歷史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死後,海通的弟子接手修築。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的由來和歷史

簡介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卧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

2020年2月,景區宣佈對醫務人員免門票: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一年(含“夜遊凌雲山”、“夜遊三江”體驗)。

樂山大佛的由來和歷史 第2張

名稱考義

“樂山大佛”是後人對這座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大佛的通稱。

建造於唐代的這座大佛,真實的官方名稱卻一直是謎。事實上,根據後來諸多專家考察證實,這座被稱為“樂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實官方名稱應該是: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

1989年,歷時兩年多的“治理樂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項目正式啟動。其間,在用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對樂山大佛進行全身“透視”體檢的時候,發現大佛龕窟右側臨江一面的懸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碑。經實測,該碑高6.6米,相當於兩層樓房的高度;碑寬3.84米;面積為25.08平方米。這通摩崖碑的發現具有相當重大的歷史意義:它不僅直接確定了這座石刻雕像的真實官方名稱,也是研究“世界文化遺產”的樂山大佛現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033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