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陸權論的提出者是什麼

陸權論的提出者是什麼

哈爾福德•麥金德。《陸權論》是世界十大兵書之一,其作者是英國地緣政治學鼻祖哈爾福德•麥金德。

1904年,麥金德發表了“歷史的地理樞紐”論文,創立了與海權相對應的陸權理論。

陸權論的提出者是什麼

他將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稱為“心臟地帶”,把歐、亞、非三大陸稱為“世界島”,從而得到了著名的論斷,誰統治了東歐誰便控制了“心臟地帶”;誰統治了“心臟地帶”誰便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便控制了世界。陸權論的本質是從中心向邊緣地帶擴張的戰略,先佔據最核心的地理位置,然後向周邊進行擴張,最終控制整個世界。哈爾福德·麥金德 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年2月15日-1947年3月6日)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學家。以地球的地緣政治學概念而聞名。

他把地球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佔優勢的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一個是從屬的海上地帶,包括其他洲,這和馬漢的海權論相對應。麥金德認識到世界越來越小,近代的交通和運輸工具已把大陸變成島;大島只有兩個——一個就是所謂的世界島,該島包括歐、亞、非三洲;一個就是南、北美洲所組成的較小的島,澳洲則是作為面對亞洲的前哨,大不列顛則是面對歐洲的前哨。他看到,由於德國和俄國在歐洲大陸上所處的位置,如果兩國聯合起來,或者一國控制了另一國,就能統治世界。

他懂得現代運輸已把大陸縮成了島。歐洲、亞洲和非洲並不構成三個而是構成一個大陸——“世界島”。這個“世界島”是世界力量的真正重心,西半球只不過是面積較小、人力較少和天然資源較差的一個島而已。

“世界島”的“心臟地帶”是中歐和東歐。先控制東歐,然後向外擴張控制心臟地帶,然後控制世界島,最後控制整個世界。海權優勢海洋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而海洋本身就藴藏着豐富的資源;海洋為國際貿易提供了橋樑和紐帶,其廣闊的海面為各國進行海外貿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擁有海權意味着擁有無可匹敵的安全優勢,海洋作為一個國家的天然保護屏障,為國家安全帶來了優勢。

海權劣勢海權地形未經河川嚴重分割,大到難於防守。海洋麪積太大,而人口與資源不成比例的國家,防守密度低,會導致國家的危險性增高。陸權優勢發展鐵路。中國西部深入歐亞大陸,美國連地理條件都不具備。

速度大大超過海運。中國目前最大的運力就是火車,遠超汽車和飛機。

鐵路運輸可惠及周邊,輻射區域遠超水運。

陸權論的提出者是誰

《陸權論》是世界十大兵書之一,其作者是英國地緣政治學鼻祖哈爾福德•麥金德。1904年,麥金德發表了“歷史的地理樞紐”論文,創立了與海權相對應的陸權理論。

他將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稱為“心臟地帶”,把歐、亞、非三大陸稱為“世界島”,從而得到了著名的論斷,誰統治了東歐誰便控制了“心臟地帶”;誰統治了“心臟地帶”誰便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便控制了世界。

陸權論的本質是從中心向邊緣地帶擴張的戰略,先佔據最核心的地理位置,然後向周邊進行擴張,最終控制整個世界(如圖1所示)。圖1 麥金德的陸權論麥金德認識到世界越來越小,近代的交通和運輸工具已把大陸變成島;大島只有兩個——一個就是所謂的世界島,該島包括歐、亞、非三洲;一個就是南、北美洲所組成的較小的島,澳洲則是作為面對亞洲的前哨,大不列顛則是面對歐洲的前哨。他看到,由於德國和俄國在歐洲大陸上所處的位置,如果兩國聯合起來,或者一國控制了另一國,就能統治世界。他懂得現代運輸已把大陸縮成了島。

歐洲、亞洲和非洲並不構成三個而是構成一個大陸——“世界島”。這個“世界島”是世界力量的真正重心,西半球只不過是面積較小、人力較少和天然資源較差的一個島而已。“世界島”的“心臟地帶”是中歐和東歐。

先控制東歐,然後向外擴張控制心臟地帶,然後控制世界島,最後控制整個世界(如圖2所示)。圖2 陸權論的擴張步驟二戰時德國就是按照麥金德的陸權論進行擴張的,可以是陸權論變成了希特勒的戰略地圖。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地緣政治學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則於40年代基於麥金德的心臟地帶概念,提出了相應的“邊緣地帶”學説。

他認為邊緣地帶在經濟上、人口上都超越心臟地帶。斯皮克曼指出:只要以邊緣包圍中心,便可以瓦解中心。邊緣地帶理論可以概括為:誰(以武力或是和平方式)統一或整合了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邊緣地帶,誰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潛質的地區;誰掌握了世界最具潛質的地區,誰就能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世界強國;誰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世界強國,誰就會成為美國在世界上超強有力的挑戰者。

陸權論是由內向外的擴張,而邊緣地帶理論是由外向內擴張(如圖3所示)。圖3由內向外和由外向內擴張冷戰期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正是根據邊緣地帶理論,包圍並瓦解了蘇聯。美國在中國周圍扶植盟友,戰略包圍中國,也是以邊緣地帶理論為指導原則。《邊緣地帶論》寫道:“中國將毫無疑問地成為遠東地區的統治性強權,前提是它能夠達成真正的統一併且日本的軍事力量被徹底摧毀。

而能夠平衡中國大陸強權的只有北部的俄羅斯。如果西方各大強權還想在這一地區保持影響力,它們就必須為自己的海上力量尋求島嶼基地。” 斯皮克曼對美國的國家戰略產生了重大影響,他主張二戰中不要完全消滅日本,用以平衡中國的影響;不要滅亡德國,用以平衡蘇聯的影響,事後的進展果然如此。美國在中國附近海域尋求島嶼,比如第一島鏈,就是為了平衡中國的影響。

台灣島處於第一島鏈的重要位置,一旦台灣迴歸,第一島鏈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台灣對於中國和美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圖4所示)。圖4 第一島鏈陸權論和邊緣地帶理論各有什麼優缺點呢?從戰略的角度來説,陸權論是內線作戰理論,也就是離心作戰,而邊緣地帶理論是包圍理論,也就是向心作戰,《戰爭論》對於內線作戰和包圍理論有着詳細的論述。向心運動,即包圍形式有三種利益和兩種不利。三種利益包括多面進攻、命中率增加和切斷敵人退路。

兩種不利包括集中兵力速度慢和信息傳達被削弱。《戰爭論》寫道:“使用兵力時採取包圍形式有一個特點:它不僅能夠增加雙方同時使用的兵力總數,而且使我方有可能比敵人投入更多的兵力。包圍開式的第二個利益是,子彈的命中率只要能夠增加1倍,那麼集中射擊的效果就大為提高。

第三個利益是能夠切斷敵人的退路。但是,包圍形式也有一種特殊的不利,這就是包圍時兵力分散在較大的空間中,因此它的作用從兩方面受到了削弱。包圍者用於通過一定空間的時間不能再用於戰鬥了。

這時,包圍者所進行的一切不是恰好垂直於敵人戰線的運動,比被包圍者所通過的空間大,因為被包圍者或多或少地是在他的小圓的半徑上運動,而包圍者是在大圓的圓周上運動,這就有很大的差別。整體的統一性也會由於傳遞情報和命令需要經過的空間較大而受到削弱。”離心運動,即被包圍有兩種利益,包括兵力集中和內線運動。《戰爭論》寫道:“可是軍隊在離心運動時,相應地有什麼優點呢?顯然是軍隊集結在一起和在內線運動這兩點。

”包圍戰略適用於強者,因為強者才能負擔的起將自己的兵力分散,也就是邊緣地帶理論適用於強者。被包圍戰略適用於弱者,因為它沒有能力來分散自己的力量,也就是陸權論適用於弱者。陸權論強調首先搶奪核心地帶,而核心地帶具有重大利益,必然引起各國的強烈反對,所以以陸權論為戰略的佔領都是爆發大規模的激烈戰爭,因為搶奪核心利益就是鯨吞。

而邊緣地帶理論是從邊緣逐漸向核心滲透,每一次搶奪的利益都不是重大的,都不太值為這點利益進行大規模戰鬥,邊緣地帶理論是一種蠶食戰略。邊緣地帶理論是一種包圍理論,包圍理論有三種利益,包括多面進攻、命中率增加和切斷敵人退路。被包圍的國家幾乎無法改變多面進攻,命中率增加這兩點,但是在和平時期,切斷敵人退路或者交通線這一條是可以改善的,比如增加與其他國家的連接道路,就能有效降低被切斷退路的風險。

地緣政治理論中的“海權論”和“陸權論”是怎麼回事

海權論(一)位置: 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島嶼,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例如英國以英吉利海峽和歐陸相隔,不僅有水為屏障,且距歐陸近,因此英國不須維 持大陸軍,而可集中國力發展海權,以優勢的海軍來封鎖歐陸港口,並控制出入歐洲北部 的航線。

與英國成強烈對比的是法國,他不僅要維持大陸軍,而其海軍也必須分駛大西洋 與地中海,因此在海權競爭中,法國對英國自然居於劣勢。

(二)地形: 一國的海岸線是其邊界的一部份,凡是一個國家其疆界易於與外界接觸者,其人民便 較容易向外發展,與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遷,不願投 身海洋,如法國;反之,則逼使人民不得不討海維生,如荷蘭、葡萄牙。島國、半島國家 受限於地形上的因素,若欲發奮圖強,則必須重視海權的發展。 (三)國土之大小: 馬氏認為國土的大小必須與人口、資源及其他權力因素相配合。

一個國家人口的總數 與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具極大重要性。否則廣大的領土可能反而成為弱點。如面積太大 ,而人口與資源不成比例的國家,防守密度低,國家的危險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 所割裂,則更是一大弱點。

以美國內戰時的南方為例,以人口和資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積 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長的海岸線和太多的內陸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導致失敗。 (四)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和素質對海權均為重要基礎,海權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從事航業人口, 而其中直接參加海洋生活的人數更應站相當高度的比例。國家的平時航海事業(包括航運 和貿易)足以決定其海軍在戰爭中的持久力。

英國即為典型例證,他不僅是航海國家,而 且也是造船和貿易國家,擁有發展海權的必要人力與技術資源。 (五)國民性: 國民對海上貿易的意願及航海生產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極重要。人人以向海洋尋求財富 為榮,航海事業自然蓬勃。

海商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的開拓,終使英國成為海權 霸主。 (六)政府的政策: 政府必須明智而堅毅,始能對海權作長期發展。英國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 世開始,英國的國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貿易和海軍優勢為目的。

陸權論H.J.麥金德則提出陸心説,認為隨着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他的理論被稱為陸權論,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很大。到40年代,N.J.斯皮克曼強調邊緣地帶的重要性,提出陸緣説,為陸權論中的另一派地緣政治理論。50年代,塞維爾斯基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國、蘇聯空軍控制範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

1973年S.B.科恩提出地緣政治戰略模型,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地緣政治已經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作為基礎,但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而近年來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視。

什麼是麥金德“路權論”

陸權論 一戰前夕,著名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將目光投向遼闊的歐亞大陸,第一個區分了陸權與海權的觀念,認為隨着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陸權論”對世界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歷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麥氏三段論式的政治咒語:“誰統治了東歐,誰就能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歐亞大陸);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

作為對麥金德的地緣政治觀的發展,著名美國地緣政治學家斯皮克曼則在其《和平地理學》中提出了“邊緣地帶理論”。他認為,“誰支配着邊緣地區,誰就控制歐亞大陸;誰支配着歐亞大陸,誰就掌握着世界的命運”。

如何理解地緣政治學中的陸權,空權和海權

地緣政治是政治地理學説中的一種理論。它主要是根據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範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

它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

又被稱為“地理政治學”。海權論美國海軍軍官,同時也是歷史學家的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經由對英國海軍發展與海洋霸權的研究,提出一套以制海權概念解釋歷史的理論。於1890年,出版《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闡述海權理論,其論點之中心在於海上力量對於國家繁榮與安全的重要性,若是一個國家要成為強國,必須要掌握在海洋上自由行動的能力。陸權論1904年,英國地緣政治學鼻祖哈爾福德·麥金德發表了“歷史的地理樞紐”論文,創立了與海權相對應的陸權理論。

他將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稱為樞紐地帶,是其為世界政治的樞紐。1919年,又將“樞紐地帶”的概念修改為“世界島”的“心臟地帶(heartland)”,並且把歐、亞、非三大陸統稱為“世界島”。他的“心臟地帶論”認為:控制了東歐就等於控制了心臟地帶,控制了心臟地帶就等於控制了世界島,控制了世界島就等於控制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地緣政治學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則於40年代基於麥金德的心臟地帶概念,提出了相應的“邊緣地帶(rimland)”學説。

他認為,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發生在邊緣地帶,而且邊緣地帶在經濟上、人口上都超越心臟地帶。因此:控制了邊緣地帶就等於控制了歐亞大陸,控制了歐亞大陸就等於控制了世界的命運空權論空權論首先由意大利將軍朱利歐·杜黑提出,他認為“天路”是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而空權可以決定戰爭的命運。1921年發表《制空權》一書,指出要發展強大的空軍,爭奪制空權,獲得戰略主動。

而以空軍摧毀敵國戰略目標,即無須與陸軍海軍正面作戰,也能夠消滅抵抗的意志。50年代塞維爾斯基(英語:Alexander P. de Seversky)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國、蘇聯空軍控制範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

如何理解地緣政治中的陸權,海權,空權

地緣政治學又稱“地理政治學”,是政治地理學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觀點是全球或地區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發展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甚至制約。

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勢,分析、預測世界或地區範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

“地緣政治學”源於19世紀後期。20世紀以來,由於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美國曆史學家馬漢提出“海權論”,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麥金德則提出“陸權論”,認為隨着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

“陸權論”對世界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40年代,美國國際關係學者斯皮克曼強調“邊緣地帶”的重要性,提出“陸緣説”,被稱為“陸權論”的另一派理論。50年代,美國戰略學家塞維爾斯基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即“空權論”。

1973年,美國地理學家科恩提出地緣政治戰略區模式,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兩區之間夾有南亞、中東和東南亞3個區,其中南亞是潛在的地緣戰略區,中東和東南亞被稱為破碎帶。1982年,科恩對模式提出修改,指出西歐國家、日本、中國已發展為世界大國,印度、巴西、尼日利亞的作用和地位上升,撒哈拉以南到南非地區則轉變為第三個破碎帶。

地緣政治學是各國制定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隨着科技的發展、非傳統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凸顯,地緣政治學在國家決策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作為政治地理學中的重要流派,其影響仍非常深遠。

陸權論的詳細

19世紀末,隨着工業的迅速發展和陸地機械運輸革命的發生,使海權逐步讓位於陸權。最早闡述這一觀點的是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1861—1947),他曾任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和皇家地理學會會員。

麥金德一生從事教育和研究的目標之一,就是要通過對國際和各國局勢的變化的歷史觀察和思考,尋找一種“至少能表明世界歷史中某些地理因素的公式”,而“這個公式具有透視國際政治中的一些對抗勢力的實用價值”。

1904年,他在皇家地理學會宣讀了《歷史的地理樞紐》這篇著名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心臟地帶”這一戰略概念,成為第一個以全球戰略觀點來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此後,麥金德又分別於1919年和1943年發表了《民主的理想和現實》和《全世界贏得和平》兩篇論文,對他的理論進行了論證。在麥金德看來,整個世界的歷史就是大陸強國和海洋強國相互鬥爭的歷史,儘管海權強國佔過優勢,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由於陸權國家人力和物力資源豐富,並且交通日益改善,海權國家終將被陸權國家所壓制。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歐、亞、非三洲由於陸上交通發達,已變成一個世界島;世界島的中心位於歐亞大陸中部的心臟地帶,其範圍大致西起東歐,東至中西伯利亞和蒙古,南起小亞細亞、亞美尼亞、波斯和中國的西藏,北至北冰洋。

其外圍則依距離的遠近和人力,除東歐這個門户外,其餘方向海權國家均不易進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壘,而佔據心臟地帶的國家卻屢屢向歐亞大陸邊緣地帶擴張。據此,麥金德斷言,佔據東歐是控制心臟地帶的關鍵,並把他的全球戰略思想歸納成著名的三段警句:誰統治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

標籤: 陸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o00r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