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孟子沒有直接交流的國君是誰

孟子沒有直接交流的國君是誰

宋王偃。孟子去宋國,但《孟子》中沒有與宋王偃的直接對話記錄。

孟子回到家鄉,此時鄒與魯發生了戰爭,鄒穆王問孟子:百姓為什麼不救國?孟子回答,是因為鄒穆王在饑荒之年時,不念及百姓,而只是顧着自己享樂,因此,到危難之時,百姓自然也不會想着君主。

孟子沒有直接交流的國君是誰

可能這樣的對話,使得鄒穆公不快,暫停了對於孟子的饋贈,使孟子絕糧。隨後,孟子又到了魯國,魯平公欲見孟子,但是被小人阻攔。宋康王(?―公元前286年),亦稱宋王偃、宋獻王 ,子姓,戴氏,名偃,宋剔成君之弟,戰國時期宋國最後一任國君,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86年在位。史載其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鐵鈎”。

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前329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國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齊國。宋康王在第十一年時,自立為王。史記稱“東伐齊,取五城。

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山東滕州),有其地。”號稱“五千乘之勁宋”。對內統治暴虐,諸侯皆呼之“桀宋”。

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舉兵滅宋。宋康王出亡,死在魏國的温邑(今河南温縣)。宋康王非常迷信武力,他特別喜歡勇武的人。

有一次,有個書生惠盎去見宋康王。宋康王見他是個儒生,頓足大笑説:“我所喜歡的是勇敢有力的人,不喜歡書生。客人您準備用什麼來指教我呢?”惠盎説:“我這裏有一種辦法,可以使那些勇敢的人刺不入;雖有力氣,卻擊不中,大王您想知道這種辦法嗎?”宋康王説:“好呀!這種辦法我倒很想聽聽。”惠盎説:“刺不入,擊不中,雖然好,但有人敢於擊、敢於刺,畢竟還是受了侮辱。

我還有一種辦法,使得那些勇敢的人不敢刺,雖然有力,也不敢去擊。不過,所謂不敢,不等於不想,只是時機未到而已。我還有一種更好的辦法,使得一切人根本不想去刺,不想去擊。這不更好嗎?當然不想去刺,不想去擊,也就是不理會你,那裏比得上互相親愛,互相幫助呢!我還有一種辦法,使天下的人,都非常高興,互相親愛,互相幫助,這種辦法比勇敢有力的人更高一籌,這是上面四種辦法中最好的辦法了,難道大王您就不想知道嗎?”宋康王説:“這種辦法好啊!我真想得到它。

”惠盎説:“孔墨的仁義道德就是這樣的辦法。孔子、墨翟,自己沒有國土,卻被人當作君王一樣看待;雖然沒有官職,卻被人們尊為最高的長官一樣。天下的男人和女人,無不伸長脖子,踮起腳跟來盼望,使得到相安相利。如今大王是擁有萬乘兵車的國主,如果你確實有行孔墨主張的意願,那麼,全國都會得到它的利益的,您會比孔墨更勝得多了。

”宋康王聽了,無言以對。於是,惠盎退了出來。宋康王對左右的大臣們説:“這個人真是善辯啊!我真是被他説服了。

孟子時代所對應各國國君分別是誰

(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英文名稱:Mencius)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

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

為什麼孟子周遊列國卻不去拜見周天子和魯國的國君了

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孟子講“禮”主張仁義,周天子和魯國國君恰恰相反。

首先,對於《左傳》中周天子不守“禮”的描述,我覺得這是周天子勢微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文中提及了,在推翻商的統治後,周建立了以“德”治天下的局面。《尚書》曰:“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上天孚佑於民”。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自己都開始不守“德行”,不遵“禮節”。上天又怎麼可能“佑於民”呢?《左傳·隱公六年》載:“鄭伯如周,始朝桓王也。

周桓公言於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_,況不禮焉?鄭不來矣!’”當初,平王東遷,依靠的就是晉國和鄭國的力量。

如今鄭伯去朝見桓王,桓王貴為天子,卻對自己的臣屬不加禮遇,這不是在自損其威嚴嗎?天子都開始不遵守“禮”制了,他分封的諸侯又何必約束自己的力量呢?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可見一斑。再如《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王取鄔、劉、_、_之田於鄭,而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温、原、_*、樊、隰_、_*茅、向、盟、州、陘、憒、懷。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鄭也。

怒而行之,德之則也,禮之經也。己弗能有而以與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周天子向鄭國索要土地,又把不是自己的土地劃給鄭國。

這是違背君子所説的“怒而行之,德之則也,禮之經也。所以鄭國與周交惡原因實屬天子自己不遵“禮”守“德”。直到後來,周剝奪鄭伯的政權並率領諸侯討伐鄭國。

敗於魚麗陣下,又被聃射中肩膀,這難道不是周天子自己有錯在先嗎?其次,諸侯對“禮”制的遵從體現了對周“分封制”的支持。但是這個時候,諸侯對“禮”的遵從大都停留在表面上,在實際中他們已經開始挑戰周天子的權威了。

一起讀《孟子》:孟子為什麼躲着齊王【2】

孟子帶着子弟來到齊國推行仁政,齊威王派人來請孟子,孟子卻躲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很多統治者都對孟子咬牙啟齒,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一段比較長,也非常有趣,大家耐心看,一邊學習孟子的口才,一邊思考孟子講話背後的思考和邏輯。都説孟子擅長辯論,我們看孟子是否名副其實。

原文: 講解: 孟子將要去朝見齊威王,齊威王派使者過來給孟子帶話:“我本應當過來看您,但是我最近受了風寒,怕吹風。

明天早上,我會和臣子們在朝堂開會,不知道到時候您能過來嗎?” 孟子回答:“不湊巧,我也生病了,不能去朝會拜見。” 第二天,孟子去齊國大夫東郭氏家裏弔唁。齊國人公孫丑就問孟子:“昨天您才託病不見齊威王,今天就跑出來弔唁,是不是做的不恰當?” 孟子回答説:“昨天生病了,今天病好了,出來弔唁有什麼不可以呢。” 齊威王派人來探望孟子,並帶來了醫生。

孟子的族弟孟仲子只好應付説:“昨天齊王派人來約,孟子恰巧在生病,不能去朝堂拜見。今天病稍微好轉,就出門奔朝堂去了,我不知道現在到了沒?” 説完後,孟仲子趕緊派人去路上截住孟子,告訴他:“千萬不要回家來,趕緊去朝堂拜見齊王。” 孟子沒有辦法,就躲到景醜氏家裏待了一天。

這裏説的是 孟子到齊國後,按照計劃要私下裏去拜見齊威王,但是齊威王推託有病不見,約孟子第二天早上在齊國朝堂上相見,然後孟子就寧肯躲起來也不去見齊威王了。 孟子為什麼這麼做呢,是因為不滿意齊威王的態度,和齊王使性子嗎?景醜氏也有這樣地疑問,我們接着往下看。 原文: 講解: 景子説:“在家裏的父和子,在外面的君和臣,是人之間最重要的關係。

我看到齊王尊敬先生,但是沒看到先生尊敬齊王。”注:景子的語氣裏滿是對孟子的不滿,你一點都不尊重領導。 孟子回答説:“噫!怎麼能這麼説呢!齊國沒有人把仁義説給齊王聽,難道是認為仁義不好嗎?不是。

其實他們心裏是在説:‘不值得和齊王談仁義。’,這才是對齊王最大的不尊重。我除了堯舜之道,不敢把一些亂七八糟的道理説給齊王聽,所以齊國人都不如我尊重齊王。” 其實,在這裏, 孟子説的和景子問的不是一件事,景子説的是“客氣”,而孟子回答的是“真心”。

景子理論的是表面文章,孟子不願和他説這個,孟子回答時就把概念換了,孟子的這個回答更高級,景子拍過來了的是一塊磚,孟子扔回去的是一個玉。 要是明白孟子思想境界的人聽到這裏就懂了。但是景子沒有聽懂,所以他還要問,孟子就還得解釋,誰叫你躲到人家家裏來了呢。 原文: 解讀: 景子説:“NO,我説的不是這個事。

《禮記》上説:‘父親召喚,不説知道了而要直接過去;君主召喚,不等車馬備好就急忙跑過去。’你呢,原本就是要去朝見齊王,現在聽到齊王召喚命令反而不去了,你這樣做和《禮記》的不符合禮記的教導吧。”你孟子自稱是懂禮的人,怎麼做出來的事都不符合《禮記》的要求呢。 孟子回答説:“原來你説的是這個事?曾子説過:‘晉國和楚國的財富,我們時比不上的;但是他有他的富貴,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義;我有什麼可妄自菲薄的呢?’曾子這樣説,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下有三樣東西講究尊卑:爵位、年齡、道德。 朝堂上以爵位高低論尊卑,鄉間鄰里以年齡長幼論尊卑,輔佐君王治理百姓則以道德高低論尊卑。 怎麼能因為爵位高就怠慢年長的人或道德高的人呢?” 孟子在這裏的回答非常技巧,景子拋出一個談話的框架《禮記》,但孟子不跟你,他自己説話自帶框架,這樣才不會被限制在對方的框架內,處處被動。

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的框架,那接着讀《孟子》吧。 孟子説這一堆是什麼意思呢?孟子是説 在治理國家、管理人民方面,不應該誰官大聽誰的,而是應該崇尚能力和德行,誰有本事就聽誰的。這個時候不講究君臣之禮,而是論德行,誰德行高,誰就是尊者。

看到了吧,孟子一點都沒有“愚忠”的意思,在治理國家方面,誰有本事誰有德行誰就是老大,即使你是國君,如果水平不高,那也請一邊待着去。 如果非要説孟子愚忠,那隻能孟子忠於廣大人民羣眾。 關於這一點孟子還説過更狠的話,等讀到時再説。 為什麼孟子非要強調這一點呢,是恃才傲物,認為自己有才就了不起?不是。

因為治國理政不是小孩子過家家,許多地方需要拿刀動肉,領導人不知道尊重的有道德的人,就會處處依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仁政也就實施不下去。 孟子就是看到了齊威王這一點,所以不去,因為去了也沒用,一但行動超出了齊王的理解範圍,就會被齊王駁回,所以他沒辦法幫助齊王把國政再提高一個層次。換句話説,治國最終還是用的是齊王的能力,孟子的能力沒處發揮,站在那裏只是當個擺設。

孟子這樣的思想,統治者受的了嗎,可以説,很多統治者都受不了。所以《孟子》這本書在流傳過程中被改了又改,傳説改得最勤快的當屬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看《孟子》時都是咬着牙的。 能接納這點的統治者不多,但是也有,而且無一例外都是大牛人,只有牛人才能慧眼識珠、發現人才,虛心向別人學習。孟子接下來就列出了兩位。

孟子接着上面的一大段話接着説:“因此,商湯對待伊尹,是先把他當老師然後才是臣子,因此不費力氣就取得了天下;齊桓公對待管仲,也是先把他當老師然後才是臣子,因此也沒費什麼勁兒就做了諸侯國的老大。現在,天下各個諸侯國的地盤、德行都差不多,沒有誰能高出大家一頭,是為什麼呢。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各國國君都喜歡找聽話的人當臣子,而不喜歡能教導他的人,像商湯那樣對待伊尹,齊桓公那樣對待管仲,他們做不到,就不敢去召見伊尹、管仲這樣的臣子。

管仲都召喚不來,況且比管仲還強的人呢。” 這裏孟子説了商湯和齊桓公兩個賢君。

想了解孟子和齊宣王的故事?

孟子説:“有一個人跟你説,我的力量,能夠舉起三千斤重,卻舉不起一根羽毛。眼睛能夠看見秋天小鳥換毛後的絨毛尖兒。

但是,有一車柴草,放在那裏,我卻看不見。

他這樣説,你相信嗎?”齊宣王説:“不信。”孟子説:“現在王的恩惠,能夠到禽獸身上,而不能施到百姓身上,是什麼原故?一根羽毛,拿不起來,是不用力拿,一車柴草看不見,是不想看。百姓見不到你的保護,是你不用恩惠。所以説,你不能夠行治天下的王政,是你不肯做,不是做不到。

”孟子説:“要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渤海,這人告訴人説:‘我做不到。’這不是我不做,而是真的做不到。要一個人為老年人揉揉胳膊這人告訴人説:‘我做不到。

’這是不願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沒有做到用道德來統一天下,不是屬於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渤海的一類,而是屬於為老年人揉揉胳膊的一類。 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

(照此理去做)要統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轉動東西那麼容易了。《詩經》説:‘做國君的給自己的妻子兒女作好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説的就是把這樣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罷了。

所以,推廣恩德足以安撫四海百姓,不推廣恩德連妻子兒女都安撫不了。古代聖人大大超過別人的原因,沒別的,善於推廣他們的好行為罷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好處,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這是我聽立達國學的視頻號學到的,那裏有系統講《從成語出發,讀懂孟子》。

標籤: 國君 孟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mp25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