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徐茂功的故事

徐茂功的故事

徐茂公原名徐世績,是一代名將。唐高祖見徐世績重情重義,便封為萊國公,並御賜其姓李。李世民很會拉攏徐世績,在他生病的時候,還將自己的鬍鬚剪下,當做藥引子送給他。高宗李治要立武則天為後時,只有徐世績認為外人不便插手,得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信任。

徐茂功的故事

徐茂功的故事

在評書《隋唐演義》中,徐茂公以一個道士形象出現,他能掐會算,料事如神,被人叫做牛鼻子老道。其實徐茂公原名徐世績,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也是唐朝的一代名將。

隋朝末年,徐世績參與了翟讓領導的瓦崗起義軍,並在軍中出任高層領導。李密接替翟讓的位置後對徐世績並不信任,便派他駐守黎陽。後來,李密投降了唐朝,徐世績在黎陽手握重兵卻不知如何是好。在接到好友魏徵的書信後,徐世績便將手中的城池交給了李密,然後投奔了李淵。唐高祖李淵見徐世績重情重義,便讓他繼續管轄黎陽,封為萊國公,並御賜其姓李。

唐朝初期,四方尚未平定,徐世績便跟隨秦王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多路英雄,得到了李世民的高度認可。當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爭奪皇位時,徐世績卻並不干預,玄武門事變徐茂公也沒有參與。李世民在位期間,徐世績負責防守北方,先後參與了平定突厥、東征高句麗等多起戰爭。

李世民很會拉攏徐世績,在徐世績生病的時候,李世民還將自己的鬍鬚剪下,當做藥引子送給他。貞觀二十三年,去世前的李世民將徐世績貶到疊州,接到旨意後,徐世績過家門而不入直接趕赴疊州上任。李治繼位後不久,徐世績又被提拔為左僕射。

在這場權利與遊戲中,徐世績就像一個玩物,被李世民、李治父子玩弄於股掌之間。 高宗在位早期,主政朝堂的長孫無忌開始排除異己,親王李道宗被流放、徐世績等人被迫辭去了官職。當高宗李治要立武則天為後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老臣紛紛反對,只有徐世績一人認為外人不便插手。

最後,長孫無忌等人先後被處死,只有徐世績則得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信任。

歷史上真實的徐茂公,僅僅是一個軍師那麼簡單嗎?

徐茂功的故事 第2張

徐茂公,原名徐世績,字懋功。早年從李世民平定四方,後來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曾破東突厥、高句麗,功勛卓著。

歷仕唐九年級代帝王,始終立於不敗之地。投奔瓦崗徐茂公出身大户人家,並非評書中説的牛鼻子老道。隋末亂世中,徐懋功看出天下必將羣雄逐鹿,所以他年僅17歲就投奔到著名的瓦崗軍翟讓麾下,併成為軍中的核心顯要人物。一代梟雄李密取代翟讓後,對徐懋功並不信任,徐懋功離開瓦崗軍核心。忠義當先此後不久,李密與王世充決戰於洛陽,李密慘敗,於是投奔唐高祖李淵。

此時,徐茂功迎來了人生第一個重大考驗。他以忠於舊主的方式投降大唐,給李唐統治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然而世事難料,降唐後的李密復又叛唐,最後慘遭誅殺。

但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徐茂功高調上表,請求李淵開恩,准予他收葬李密。李淵再次感動,破例特許。由此,徐茂功充分贏得了李唐王朝的賞識與重用。

此後數年間,徐茂功先後隨同秦王李世民出戰,得到了李世民的高度認可。不介入皇家內部爭鬥李世民正與李建成進行激烈的諸位爭奪時,李世民曾極力拉攏徐茂功,朝臣也認為徐茂功長期擔任李世民部將,理當投身秦王一黨。但當李世民於玄武門前夜邀徐茂功共商大計時,得到的卻是默不作聲。

這件事充分體現了徐茂功的遠見卓識。介入皇家紛爭固然可以博得高額政治回報,但其風險同樣非常高。縱觀歷史,真正的智者往往對皇室內部事務緘口不言。精明果斷貞觀二十三年,太宗臨終時,將沒有任何過錯的徐茂功貶為疊州都督。

面對李世民突如其來的試探,精明的徐茂功馬上就體會了他的用意,他不但沒有任何怨言和牢騷,而且接到命令之後,連家都沒有回,第一時間就奔赴遠在青海的疊州。徐茂功心裏很明白,自己出身草莽,不是皇家貴族圈子(關隴貴族集團)的人,也不是當初玄武門兵變從龍親隨,皇家還是不信任。一生謹慎唐高宗李治繼位後,徐茂功立即被召還並委以重任。唐高宗要廢王皇后,立才人武氏(即武則天)為皇后,此事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

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代表的元老重臣們都紛紛反對,只有徐茂功一人稱病而不表態。像當年不參與玄武門兵變一樣,選擇了置身事外,實屬明智選擇。無論外臣權位有多高,血緣有多親親,摻和入宮闈之事無論成敗,最終都難逃劫數。

徐茂功:影視劇中的道士歷史上的戰將,你怎麼看呢?

徐茂功的故事 第3張

提起大唐英國公李績這個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提起徐茂功這個名字估計會有更多的人知道。不錯,本文小編我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既是徐茂功又是李世績的李績。

在《隋唐演義》影視劇中我們看到徐茂功經常是一副牛鼻子老道的形象打扮,扮演的是諸葛亮、劉伯温這樣類似於軍事級別的人物。常常在主帥旁邊出謀劃策,排兵佈陣,也經常遭到程咬金的調侃。在賈家樓46友結義中就有徐茂功,他排行第三,在秦瓊之後,程咬金之前,因此可以看到在演義中他經常會被別人稱呼為三哥。演義中徐茂功的時間跨度很大,從跟隨李密開始,再跟隨李世民平定天下,貞觀後期的薛仁貴徵東和高宗時期的薛丁山徵西都有徐茂功的影子。然而真實的歷史上徐茂功並不是一副仙風道骨的軍師形象,而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名將。

而且懂得審時度勢,得以善終。李績,原名徐世績,字懋功,唐朝初年名將。早年間投身於瓦崗寨李密,在李密麾下作戰,李密與王世充作戰失敗後率領餘部歸降李淵,徐茂功也在其中。

由於在處置李密所屬的土地人口時處理的十分妥當,李淵便封其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並賜其“李”姓,所以徐茂功便成了李世績,後來為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便改名為李績,所以徐茂功便成了李績。李績在加入唐陣營後,參加的一系列戰爭都是大陣仗。也正是這些戰役奠定了他唐初名將的地位,也使其成為僅次於大唐戰神李靖的存在。

歸順李唐後,李績先是跟隨李世民大敗宋金剛,後又參與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徐元朗、劉黑闥、輔公祏等人的割據勢力。可以説唐初平定天下的統一之戰李績基本上都有參與。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李績在貞觀三年被授予通漠道行軍大總管,跟隨大將軍李靖參與平定東突厥之戰,李績先是打敗突厥頡利可汗,後又俘獲五萬多人班師回朝。

貞觀十五年李績被授予朔州道行軍總管,與李大亮和李襲譽等人分兵抵禦薛延陀部,青山一戰中李績大破薛延陀軍,斬首三千餘級,俘虜頗豐。高句麗之戰中,李績被任命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會同其他各路總管蕩平高句麗,因功朝廷封李績的一個兒子為郡公。高宗李治登基後,李績仍以年邁的身軀征戰。他雖然是一位武將,但是也有一定的政治眼光。

在李治“廢王立武”事件中,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堅決反對立武則天,但是在李治問到李績的意見時,李績卻説:“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此事使得李績深得李治和武則天的信任。武則天迫害了那麼多的大臣但是卻沒有迫害李績。總章二年(669年),李績病逝,享年76歲,李治聞訊下令輟朝七日,追封李績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貞武”,陪葬昭陵。

李績的一生可謂是光輝的一生,他一生歷仕高祖、太宗、高宗三朝,深得三朝皇帝的信任,死後也極盡哀榮。然而在他死後十五年,他的孫子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於是武則天追削了李績等人的官爵,將其掘墓棺,恢復其本姓。中宗李顯繼位後恢復了李績的官爵並重新為他起墳改葬。李績的身後事至此總算是安定了。

徐茂功何許人也?

徐茂功的故事 第4張

徐茂功是演義小説中的人物他的原型是唐朝名將徐勣(594年-669年,“勣”音“績”),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

漢族,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唐初名將,曾破東@突@厥、高@句@麗,與李靖並稱。後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

標籤: 徐茂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j12d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