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吳承恩是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説家,字汝忠,號射陽。小時候的吳承恩勤奮好學,一目十行,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少年時代因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但他官場的失意,加深了他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説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人?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吳承恩所處時代是明朝。吳承恩(約1500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居士,又稱射陽山人,南直隸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今江蘇淮安)人(一説安徽桐城),祖籍安東。

明代文學家。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羣書,尤其喜愛神話故事。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舉為歲貢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遷居南京,以賣文為生。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長興縣丞,不久辭官歸去。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終老於家。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吳承恩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最後完成者。

主要作品吳承恩代表作為長篇小説《西遊記》,另著詞集《花草新編》及短篇小説集《禹鼎志》(《禹鼎記》)等,大多散佚。詩作有《海鶴蟠桃篇》《春曉邑齋作》《楊柳青》《長興作》《秋興》《金陵客窗對雪》《田園即事》《桃源圖》《堤上》《舟行》《題沈青門寄畫海棠用東坡定惠院韻》等。詞作有《點絳脣》《浣溪沙》《如夢令》《西江月》《滿江紅》等。

散曲作品有《沉醉東風》《醉太平》《水仙子》《駐雲飛》《樑洲序》《滿庭芳》等。吳承恩詩文,有後人輯集的《射陽先生存稿》四卷存世,包括詩一卷,散文三卷,卷四末附小詞三十八首。另有《續稿》一卷。

請問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人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第2張

吳承恩朝代:明朝吳承恩是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説家,字汝忠,號射陽。小時候的吳承恩勤奮好學,一目十行,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

少年時代因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吳承恩(約1500—1583年,一説約1506—1580年)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文學家,南直隸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一説安徽桐城人。祖籍安東(今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羣書,尤其喜愛神話故事。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

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舉為歲貢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遷居南京,賣文為生。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不久辭官歸去。

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第3張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明代人。根據《淮安府志》、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縣誌》和乾隆十九年《新野縣誌》記載與相互印證可知吳承恩是明代人。

他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氏,吳家也算是當地的一個望族。人物特點吳承恩這個人極有毅力,並且特別的愛學,從在私塾開始,吳承恩就得到老師的喜愛,通過勤奮學習,這也讓吳承恩在繪畫、詩詞、經略、文章和圍棋等多方面都十分的優秀,更是被稱之為天才。後來私塾老師的幫助下,吳承恩進入了當地知府開辦的書院讀書。吳承恩適齡後第一年報考科舉,在鄉試就被刷下來了,後來幾年情況也是差不多,連續的失敗讓吳承恩很是喪氣,而吳父認為就是他那個喜愛神話奇聞的興趣害了他,於是吳父就不讓吳承恩繼續創作神話異聞故事。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第4張

吳承恩是明代的小説家。吳承恩出生於大約1500年,大概是處於明朝時期,是我國四大名著《西遊記》的作者,漢族人,是現在的江蘇淮安人。

吳承恩墓位於淮安城東南的馬甸鄉二堡村,在大運河東堤東的南乾渠東邊,但是在1974年12月,吳承恩及其父吳鋭之墓同時被盜。擴展資料證明吳承恩為明代的證據有:在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吳玉搢在《山陽志遺》中介紹吳承恩:“嘉靖中,吳貢生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吾淮才士也”,“及閲《淮賢文目》,載《西遊記》為先生著”。所以現在都認為吳承恩是明代人。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是哪個朝代?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第5張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是明代的。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吳承恩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一個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庭。

他的父親吳鋭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終因受人誣告,“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82歲,晚年在貧窮中逝世。人物生平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羣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

吳承恩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説。科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説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

標籤: 吳承恩 朝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dl3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