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南陳北李分別是誰啊

南陳北李分別是誰啊

“南陳北李”是指陳獨秀和李大釗。中共黨史上有“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之佳話。

“陳”是指陳獨秀,“李”是指李大釗。

南陳北李分別是誰啊

兩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並非單指陳為安徽安慶人,屬南方;李為河北樂亭人,屬北方;而主要是指建黨時期陳獨秀在上海、廣東,而李大釗在北京從事一項共同的偉大事業。兩人一南一北,交流往來,最終建立起了中國共產黨。陳獨秀(1879--1942年),新文化運動倡導者之一,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原名慶同,字仲甫。

安徽懷寧(今屬安慶市)人。早年留學日本。1903年參加拒俄運動,曾參加反對清王朝和反對袁世凱的鬥爭。

1915年創辦《新青年》雜誌,舉起民主與科學的旗幟。191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和李大釗創辦《每週評論》,提倡新文化,宣傳馬克思主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20年,在共產國際幫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進行建黨活動。1921年7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缺席推選為中央局書記。後被選為中共第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第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在1925年到1927年的中國大革命中,由於反對共產國際關於國共合作的指示,多次受到共產國際領導層的打壓。1927年大革命失敗,共產國際領導層(以斯大林和布哈林為首)把全部責任推卸在它的中國支部——中共的頭上,陳獨秀被指責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在1927年八•七會議上撤銷陳獨秀的總書記職務。其後,陳獨秀開始接受國際托洛茨基派的觀點,要求中共中央接受託派路線,即反對斯大林主義左傾暴動路線,同時也反對盲目向農村發展力量。主張以國民會議為中心,從民權民主鬥爭開始重新聚集力量。

1929年11月,陳獨秀被開除出中國共產黨。12月,與彭述之等81人發表《我們的政治意見書》,攻擊中國共產黨的機會主義領導層。同時,在上海建立託派組織“無產者社”,出版《無產者》刊物,宣傳託派觀點。1932年10月,陳獨秀因譴責蔣介石賣國獨裁,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後囚禁於南京。

在獄中,曾拒絕國民黨高級代表的勸降和誘惑。直至抗戰爆發後,於1937年8月出獄。在武漢、重慶等地積極參加抗日活動。1938年,被王明、康生誣陷為日本間諜,從此與中共徹底決裂。

晚年陳獨秀最終的立場是主張無產階級專政,回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原則上。最後長期居住於四川江津,生活拮据,但拒不接受國民黨的匯款。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貧病交加中逝世。

他的墓位於安慶市北郊十里鄉葉家衝月形山麓。墓碑上只有“陳獨秀之墓”五個字。儘管無任何説明和評價的文字,但陳獨秀早年在新文化運動和建黨之初的突出貢獻卻是不可磨滅的。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在李大釗誕辰132週年之際,我們通過回顧其革命生涯,緬懷、紀念這位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青年時代,面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李大釗表現出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説。

1916年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鬥爭。他和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同當時中國許多先進分子一樣,李大釗曾一度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但是,他在實踐中感到,西方資產階級啟蒙學者所宣傳的理性王國,並不能保證正義、平等、人權的實現,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更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所有這一切,都促使他堅信資本主義方案在中國行不通。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備受鼓舞,接受了他認為真正能夠拯救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説,並開始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他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

他指出,十月革命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這個新紀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紀元,是人類覺醒的新紀元。李大釗預言:“人道的警鐘響了!自由的曙光現了!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以敏鋭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20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李大釗的覺悟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並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標籤: 南陳 北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56r5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