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誰把共同富裕上升為社會主義本質

誰把共同富裕上升為社會主義本質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共同富裕提升到了社會主義本質的高度,鄧小平同志創造性地提出“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觀點。將共同富裕上升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標誌着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

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現實任務,必須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着這個目標作出更加積極有為的努力。

誰把共同富裕上升為社會主義本質

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係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我們決不能允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決不能在富的人和窮的人之間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當然,實現共同富裕,要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同時,這項工作也不能等,要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人民羣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着、真實可感的事實。

共同富裕是自古以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社會理想。

具體到中國歷史來説,從先秦時期《禮記》中描繪的“大同社會”和孔子提出“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漢代賈誼提出為政者應“以富樂民為功,而以貧苦民為罪”和晉代陶淵明設想的“世外桃源”,再到近代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康有為的“大同書”、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無不體現了樸素的追求共同富裕的思想。擴展到世界歷史來説,伴隨着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及其弊端的暴露而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其對理想社會的設想,無論是“烏托邦”“太陽城”,還是“法郎吉”“新和諧公社”,都有關於財產公有、共同富裕的內容。

然而,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不可能開闢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只能是一種空想。隨着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説並繼而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從空想走向科學,共同富裕才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從而有了實現的可能。

馬克思主義深刻剖析了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這一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闡明瞭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最終走向滅亡的道理,並進而深刻指出了人類最終將走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的發展趨勢。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

後來,列寧在領導俄國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對共同富裕問題繼續進行探索。他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人都能在決不掠奪他人勞動的情況下完全達到和保證達到富足的程度”。

標籤: 共同富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4qp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