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我們的祖國為什麼又稱為神州中華

我們的祖國為什麼又稱為神州中華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記載;魏晉時期廣為流傳。

最早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個叫騶衍的人説:“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後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是因為古代。黃帝為中央天神。黃帝以土德王,中土為神州,相傳黃帝領治的土地稱為神州。

“中華”一詞自古有之,大約在魏晉時期即已出現,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中”側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華”側重民族(人),寓意為華夏族羣(漢族的前身)。文獻記錄最早出現在晉朝時期桓温的《請還都洛陽疏》:“自強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至南北朝時期已普遍使用。

也稱“夏”、“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是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自稱,以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姜戎子駒支説:“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

華夏起源於華胥,伏羲即為華胥氏。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華人、華族、夏人、夏族,通稱為諸華、諸夏。

前2100~前770年黃河中下游黃帝集團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漢族於先秦時自稱華夏,從漢朝開始又逐漸出現“漢”的自稱。因此,華夏族有了另一個名字:漢。原先的稱謂“華夏”並沒有消失,而是與“漢”這個稱謂一起使用至今。

我們的祖國為什麼又稱為神州中華

中華文化,或稱中國文化、華夏文化或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5000多年前的炎黃時代是華夏文明的初步形成時期,其中經過夏、商、周等時期的發展而日臻成熟,黃河流域中原地區是華夏文化的發源地。以後華夏文化傳播到南方長江流域等地區,和當地文化融合,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和北方草原遊牧文化交流、吸收,中華文明的地域範圍逐漸擴大。政治意義上定義的中華民族是今天中華大地上所有民族的統稱,因此中華文化成為這些民族文化的統稱。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亦稱中國。中華,指的是我國全境,該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沉積方面。

“中華”一詞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東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陰門也。第四星曰上將,所謂四輔也。”(《天文經星·中宮》)。

標籤: 神州 祖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3800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