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指的是哪裏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指的是哪裏

指從陝西、甘肅等地進入四川的道路。蜀道,是陝西和甘肅通往四川的必經之路。

劍門蜀道,指的是劍門關附近的一條路。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指的是哪裏

劍門關與廣元相隔不遠,所以劍門蜀道景區以廣元劍門關、劍閣至綿陽為代表。如果面積再大一點,江油和平武都會被納入其中。劍門古蜀道,以劍閣古城為中心,向北至朝天區朝天鎮朝天峽(又名明月峽),南至綿陽市梓潼縣演武鎮,全程二百餘公里。始於西周,使用至清末,延至民國二十五年(1935年),民間尚使用至今。

蜀道,它是古代陝西長安通往四川成都的陸上交通要道。古稱陝西為秦,四川為蜀,歷史文獻將此道稱為“秦蜀古道”,簡稱“蜀道”。劍門古蜀道,是蜀道之南劍門關一帶的古道,因穿越天險劍門,故名“劍門古蜀道”。

戰國晚期,公元前316年前,在此道修築了中國古代交通史上最早的棧道,因“金牛屎金”、“五丁開道”的典故,史稱“金牛道”(又名石牛道)。蜀道沿途多作棧閣,分南北兩段,以陝西寧強(古寧羌)七盤嶺為南北地理上的分界,因此北段稱北棧,又名秦棧;劍門古蜀道在蜀道之南,蜀北境內,所以稱南棧、又名蜀棧,三國蜀漢時稱“劍閣道”(劍門,古稱劍閣),是秦漢以來自關中入蜀的官驛大道。李白 〔唐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峯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對《蜀道難》的創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説法:甲、此詩係為房琯、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不聽朝廷節制;丁,此詩純粹歌詠山水風光,並無寓意。這首詩最早見錄於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該書編成於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嶽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琯)、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説顯然錯誤。

至於諷刺章仇兼瓊的説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章仇兼瓊鎮蜀時一直理想去長安做官。唐孟棨《本事詩》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均有賀知章在太子賓客任上讀到此詩的記載,據此,則李白此詩當作於天寶元年(742)奉詔入京供奉翰林之時。

這可能是一首贈友詩。詹鍈認為此詩是李白天寶年間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迴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也有學者認為此詩是開元年間李白初入長安無成而歸時,送友人寄意之作。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寫的是哪個地方

寫的是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今四川廣元市境內劍門一帶的棧道。出自《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

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藉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自然的感情。

全詩(節選)如下: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譯文如下:唉呀呀!多麼高峻偉岸!蜀道難以攀越,簡直難於上青天。

傳説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西邊太白山高峻無路只有飛鳥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巔。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開山英雄壯士,這樣以後高險的山路和棧道才相互勾連。擴展資料:《蜀道難》是李白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着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從“噫籲嚱”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為一個段落。

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歎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以下隨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詠歎反覆出現,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盪着讀者的心絃。説蜀道的難行比上天還難,這是因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山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峯首當其衝,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

太白峯在秦都咸陽西南,是關中一帶的最高峯。民諺雲:“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詩人以誇張的筆墨寫出了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阻,並融匯了五丁開山的神話,點染了神奇色彩,猶如一部樂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勝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畫蜀道的高危難行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指的是從哪到哪

李白《蜀道難》中的蜀道,指的是今四川廣元市境內劍門一帶的棧道。但是李白寫《蜀道難》是因朋友離開長安去往蜀地,借蜀道之難行,抒發自己心中由於仕途坎坷、人生艱難而致的鬱悶之情。

所以這個蜀道並不是絕對的,也可指巴蜀通往秦隴的那些山間棧道,包括褒斜古棧道。

擴展資料:因為有五丁開道、李白“蜀道難”這些知名的傳説、典故,對於蜀道,很多人形成了一種誤解,認為古代蜀地的交通如何如何不便利。但實際上,四川作為連接關中中原與西南地區的重要媒介,雖有一定的地理條件的限制,但交通卻是四通八達,是古代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蜀道,廣義而言包括了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峽溯江而上的水道,有自雲南入蜀的僰道,也有自甘肅入蜀的陰平道。狹義的蜀道,就是專指翻越秦嶺和巴山的道路,包括漢中以北的故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以及漢中以南的洋巴道(又稱荔枝道、間道)、米倉道、金牛道。

這些蜀道如同一張斜織在秦嶺山脈和大巴山脈中的大網,連接着八百里秦川與四川盆地這兩個古代的天府之國。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描述的是蜀國哪裏?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歌《蜀道難》中寫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很明顯,這是在描述蜀國,也就是現在的四川的交通狀況的. 但實際上,四川盆地內部的交通還是比較便利的,而盆地通往外界的道路才是很困難的,才能用“上青天”來形容.很明顯,李白所形容的,是四川通往外界的道路,而不是指四川內部的道路. ---------------- 這就需要了解他作詩的背景了. 一種推測是,當初李白從某一條路入川,感覺路途艱險,有感而發.那麼李白形容的,當然是他所走的這條道路.由於這條道路算作蜀國地界,他便大致的認為蜀國的道路都這麼困難,所以他認為蜀國的道路都很難.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屬於哪一地區

蜀道是指從陝西、甘肅等地進入四川的道路,唐大詩人李白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詩句。劍門蜀道則是指以劍門關一帶的蜀道。

劍門關距廣元較近,因此,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主要是指廣元經劍門關、劍閣到綿陽這一線的風景名勝。

範圍再擴大一些,則可以把江油、平武的風景名勝也包括在內。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什麼意思

意思是:四川一帶的山路,非常地難以攀爬,走這樣的道路,比上天還難。因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山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峯首當其衝,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

太白峯在秦都咸陽西南,是關中一帶的最高峯。

蜀地指的是現在四川盆地,因為四川一圈都被高山包圍,所以通往外界的道路十分崎嶇難行。尤其是蜀地通往長安的道路,必須得鑿通秦嶺天塹,以當時的人力物力開鑿難度如此高的工程,現在看來仍然不可想象,所以後來便有“五丁開山"的傳説。擴展資料:創作背景對《蜀道難》的創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説法:甲、此詩係為房琯、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不聽朝廷節制;丁,此詩純粹歌詠山水風光,並無寓意。

這首詩最早見錄於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該書編成於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嶽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琯)、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説顯然錯誤。

至於諷刺章仇兼瓊的説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章仇兼瓊鎮蜀時一直理想去長安做官。相對而言,還是最後一種説法比較客觀,接近於作品實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2w3j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