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瑣記中魯迅到南京什麼學校

瑣記中魯迅到南京什麼學校

《瑣記》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一書中第八篇文章,作者是魯迅先生。作品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

《瑣記》重點記述作者自1898年離開故鄉,到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路學堂以及後面去日本求學的一段經歷,展現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也留下了他探索的鮮明足跡。

瑣記中魯迅到南京什麼學校

《瑣記》在藝術上,做到瑣而不碎、零而不亂,形散而神聚。它善於選擇一些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細節,精當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本質特徵,很好地為展示作品的主題思想服務。通過水師學堂填平游泳池、建造關帝廟和和尚放焰口等典型事例,充分反映洋務學堂“烏煙瘴氣”的情狀。從抽水掘煤、掘煤抽水,出入兩清,反映了作為培訓實業人才的礦路學堂的不景氣狀況。

末了,留日前輩同學“教導”作者帶中國襪和換日本錢等典型細節,寥寥幾筆, 勾勒出他那顢預可笑的面貌。此外,如很象《封神榜》上“太極陣”、“混元陣”一類名目的“雷電學堂”這名稱;漢文教員不知華盛頓為何物,反而惴惴地去問學生;祖母因孫兒被選送去日本留學而哭得死去活來等等,都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勢力的濃重和洋務派辦教育的失敗的可悲的結局。全文語言簡捷明快,富於變化,顯得生動形象。

如“下了幾回礦洞,就熊掘出金銀銅鐵錫來麼?”“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鑽下地面二十丈,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了。”從詞語到口氣,都極富意味,讀來令人耐咀耐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04yw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