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科普

> 蒲甘的景點有哪些

蒲甘的景點有哪些

蒲甘是緬甸歷史古城、佛教文化遺址、著名旅遊勝地,位於國境中部,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位於流經緬甸中央之伊洛瓦底江中游,為緬族之中心地區。

蒲甘古城是緬甸甚至亞洲之旅的終極目的地,這裏是亞洲三大佛教遺蹟之一,曾經的448.6萬多座佛塔和寺院賜予了這裏“萬塔之城”的美譽。蒲甘佛塔中,以瑞西貢最出名,此塔是阿律耶陀建的,塔內珍藏有佛牙,是一座金塔,也是蒲甘最早建的塔,1059年開始興建,直到阿律耶陀王死後才竣工,這座宏偉壯麗的金塔是阿律耶陀國王的豐碑之一。

蒲甘塔林中,有佛牙的塔共有4座,除瑞西貢塔之外,另外3座是丹吉當塔、羅迦南達塔和古隱當塔,此3座塔比瑞西貢金塔規模小一些。阿難陀塔也是名塔之一,塔內的佛像千姿百態,塔內的浮雕、壁畫以及各種圖案在其他塔中罕見,有人稱這是緬甸的“龍門石窟”。大彬瑜塔規模大、保存完整,亦是名塔之一。以上的塔和蒲甘其他的塔,供奉的臣像、坐佛、立佛,多是緊身袍服,左肩披襟,有的頭戴玉冠,這是受印度的小乘佛教藝術的影響。自蒲甘王朝後,小乘佛教傳遍緬甸各地,為緬甸統一起了很大作用。

蒲甘的景點有哪些

瑞山陀塔

瑞山陀塔是坐落於曼德勒省蒲甘的一座佛塔,由阿努律陀建造於1057年,約有8層樓高,因日落觀賞而聞名遠洋,吸引着世界各地遊客的到來,都希望親眼目睹瑞山陀塔與夕陽霞光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觀。

想要爬到瑞山陀塔的頂部觀賞日落,需要攀爬異常陡峭的石砌台階,幾乎筆直的台階一路向上,還要赤腳攀爬,讓人感覺到信仰的艱難與虔誠。雖然梯級旁有一道鐵扶手,仍需步步為營,否則稍不留神便會跌倒。等爬到頂部就會發現塔上站滿了來自不同國籍的人羣,非常壯觀,大家期待著落日的來臨。放眼望去,疾風吹過的原野廣闊無比,廣闊原野上的伊洛瓦底江彎彎曲曲,反照着夕陽,而成千上萬的佛塔都塗上夕陽的餘暉,在綠色的原野上留下長長的影子,如同生命流暢的復活,輕柔地舞蹈。

瑞喜宮塔

瑞喜宮塔始建於11世紀,初期工程由阿奴律陀王(King Anawrahta,1044-1077)建造,他是第一個在緬甸推崇小乘佛教的人,也是蒲甘(Bagan)大規模建設的領軍人物。瑞喜宮塔大約於1086年—1090年間由阿奴律陀王的繼任者江喜陀王(Kyanzittha,1084-1113)完工,江喜陀王被稱為是蒲甘最偉大的國王,也是一個大規模建設者,他下令修建了無數個寶塔,使蒲甘成為“400萬寶塔都城”。

瑞喜宮塔是緬甸宗教建築史上最有意義的建築,因為在此之後緬甸全國的舍利塔均以其為摹本建造,而且它對傳統緬甸宗教與小乘佛教的關係發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瑞喜宮塔高40多米,四面各有一銅亭,亭內各有一尊精美絕倫的立佛。宮塔塔頂高聳,帶各種裝飾,塔周圍有無數小塔和亭台,其中有一座名為“37聖靈”的廳堂深受遊客喜歡,傳説聖靈阿奴律陀王將代表緬甸宗教聖靈的37個人物雕像放置在塔的最低層,後來這37個雕像被移到平台東南部的一個小廳堂內並取名“37聖靈”。

悉隆敏羅神廟

悉隆敏羅神廟也被稱為“狄羅明洛佛塔”,坐落於曼德勒省的蒲甘,建造於狄羅明洛王(Htilominlo)統治的1211年,為蒲甘最後建造的大寺廟之一,是蒲甘最後一座緬甸風格的塔寺。

關於悉隆敏羅神廟的建造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説修建這座塔寺的蒲甘王因為在這裏從五個兄弟中被立為太子,因此把他的塔寺建在這裏。在距離佛塔很遠的地方就可看見聳立在田野中的悉隆敏羅神廟,神廟高46米,由紅磚建成的精美外表雖然歷經風雨,但是依然風采猶存。雖然塔寺在1975年地震中損毀,但是得到了良好的重修,原來的壁畫還殘存了不少,仍可供遊客觀賞。神廟分為三層,在一層和頂層還可以看到四尊朝向不同方向的佛像。

在悉隆敏羅神廟的外部還可以欣賞到石膏雕模和砂巖裝飾,精美無比,牆壁上依稀可見當年為了保護神廟免受損壞而繪畫的天宮圖。

喬多波陵塔

喬多波陵塔坐落於曼德勒省的蒲甘,是一座佛教寺廟,於拿那拔地薛胡(1211-1235)統治時期開始建造,1227年建造完成,建築結構同他冰瑜塔非常相似,為緬甸高度第二的寺廟,在很遠的地方就可欣賞到其美麗的身姿。

喬多波陵塔共有兩層,高180英尺,長65米,寬52米,由三個下台地和四個上台地組成,四角建有柱廊,為蒲甘最大的宗教聖地,同時也是最壯觀的佛教寺廟之一。可惜的是在1975年大地震時,寺廟遭到了嚴重的毀壞,於1976年重建。

布巴雅塔

布巴雅塔坐落於曼德勒省蒲甘伊洛瓦底江的右岸,是蒲甘知名的寶塔,最原始的建築被廣泛認為建造於公元168年至234年,是蒲甘成千上萬座宗教聖地中最顯著的建築,因日落觀賞而知名。

最原始的布巴雅塔於1975年大地震中毀壞,寶塔成為破碎的碎片墜落於伊洛瓦底江,讓人為之惋惜。1976至1978年對布巴雅塔進行重新,用現代化的堅固建築材料建造,並且在寶塔的頂部鍍金。布巴雅塔不同於一般的寶塔,擁有一個鐘形穹窿頂並且外表鍍金,金光閃閃,已經成為伊洛瓦底江最顯著的地標建築之一。

阿南達寺

阿南達寺始建於公元1105年,由蒲甘王朝(Pagan Dynasty)江喜陀王(King Kyanzittha)所建,整個寺院呈正方形,寺內有四座金色佛像,分別面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寺院正中心坐落着阿南達塔,塔身高70多米,為淺黃色,非常宏偉;塔座是印度風格的正方形大佛窟,東南西北面各有一門,門內有一尊高約十米的釋迦立佛。此外,阿南達寺外壁上有數千尊大小佛像和佛本生故事的彩陶浮雕,在主塔周圍又環繞着眾多的小塔、佛像及各種動物和怪獸雕塑,工藝考究,被稱為蒲甘最優美的建築和“緬甸的西敏斯特大教堂。

阿南達寺1975年遭遇地震被毀壞,但已經得到完全的修復,而且相關人員還對牆壁上的繪畫進行修飾和粉刷,1900年時逢建寺900年紀念之際,塔頂還被踱了一層金,越發顯得金碧輝煌。

達瑪央吉塔

達瑪央吉塔是坐落於蒲甘的一個佛教寶塔,建造於1167至1170年,當時的統治者拿勒胡(Narathu)謀殺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而奪得王位,為了彌補自己的罪過而建成了這座蒲甘最大的寺廟。

達瑪央吉塔為蒲甘最寬的宗教建築,也是磚塔建築的傑出代表,從蒲甘的各個方位都能看到這座紅磚牆的寺廟。這個佛塔非常的堅固,據説建塔的時候兩塊磚中間如果能插進針,那麼砌磚的工匠就要被殺頭,也許正是由於拿勒胡的殘酷要求,才使得佛塔至今屹立於此,紋絲不動。但是拿勒胡最終沒有將這個壯觀的佛塔完工,因為在佛塔建成之前,他就被謀殺了。達瑪央吉塔被譽為蒲甘的“金字塔”,佛塔的拱門環環相扣,造型獨特,迴廊裏的窗户透進自然光線,照亮佛塔內部。

達瑪斯伽塔

達瑪斯伽塔坐落於蒲甘東部的一個小村莊,建造於1196年,為一座知名的佛塔。蒲甘其他的佛塔一般為正方形,與其他佛塔不同的是達瑪斯伽塔的基座為五角星,在佛塔的各個角上還矗立有精緻的佛像。

據説在1197年的時候,蒲甘王拿那拔地薛胡從斯里蘭卡國王那裏得到了四個神聖佛教文物,為了更好的將這些貴重的物品保存和保護起來,1198年建造了這個聖所來放置聖物。佛塔由磚建造而成,赤褐色的磚上繪畫了《本生經》裏的故事。

標籤: 蒲甘 景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kp/x48x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