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科普

> 貶為庶人是什麼意思

貶為庶人是什麼意思

貶為庶人是什麼意思

貶為庶人的意思就是把這個人的所有身份都去掉,古代皇室、官員、妃子等,因犯罪等種種原因被貶為平民,跟皇室再無瓜葛。 庶人指的就是無官爵的平民、百姓,也就是一些普通的百姓。

跟貶為庶人意思相近的還有被打入冷宮,是皇帝對後宮女人用的一種處罰方式。這種被軟禁於冷僻宮內的下場是悲慘的,一般不會有返還的可能。現在也比喻人不被重視,或把事情擱置一邊。

而且貶為庶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待遇,想要享受這個待遇,你必須是皇親國戚,或者是生來就不是庶人的那羣人,最起碼也要是有爵位的人。像影視劇中那樣妃子被貶為庶人,一般是那種身份比較高的人,這無疑是對於她們最狠的懲罰。從一個平凡人走到高位不容易,貶為庶人後再也不會有從頭來過的機會

庶人(shù rén):泛指無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統治族居住在國中(城內)及國郊,稱為國人。國人中的上層為卿、大夫、士,下層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於城郊,耕種貴族分給的土地,享有貴族給予的政治軍事權利。如參加國人大會,參與軍事活動,充當徒卒(注:tú zú,步兵)等。但他們也承擔沉重的義務,如庶人服兵役,繳納軍賦等。此外,青年庶人還負擔一定的勞役。庶人還包括具有自由身份的勞動者及被免除人身依附關係的奴隸。“三後之姓,於今為庶。”(《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意即夏、商、西周三代帝王的後代,到今天成了平民。

“庶人”一詞的發展歷史:周代統治族居住在國中(城內)及國郊,稱為國人。國人中的上層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下層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於城郊,耕種貴族分給的土地,享有貴族給與的政治﹑軍事權利。如參加國人大會和國人盟會,參與軍事活動,充當徒卒等。但他們往往也承擔沉重的義務。如庶人當兵作戰,則需負擔軍事裝備,繳納軍賦。此外,青壯庶人還要擔負一定勞役。在一定條件下,庶人有可能轉化為貴族等級成員,如以軍功晉升為士﹑大夫等;其它等級或階級的人也能轉變成庶人。 秦以後,除奴婢外,無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稱庶人。史籍中常見奪官的官吏及削籍的宗室被免為“庶人”的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興起。他們自恃清顯,不僅歧視無官爵者,而且一些位卑職微的小吏或門第不顯的品官,亦被其貶為“寒庶”﹑“寒素”,以及時有“士庶天隔”之説。但當時在法律方面,並無嚴格區別士人與庶人權利﹑義務的規定,如什伍相坐之法,士庶均不能免。唐以後,庶人一詞使用漸少,逐漸為“民”﹑“百姓”﹑“黎庶”﹑“庶民”等所取代。

標籤: 貶為 庶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kp/wwj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