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科普

> 五月的九毒日是哪幾天

五月的九毒日是哪幾天

在中國民俗中,農曆五月俗稱毒月,其中九毒日包括農曆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端午之日為九毒日之首,因此端午這天有喝雄黃酒,插艾草等辟邪驅毒的習俗。

五月的九毒日是哪幾天

基本簡介:

古時我國北方認為五月是“惡月”,是極為不吉的一個月,《禮記·月令》中説:“(仲夏)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嗜慾,定心氣,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陰之所成”,可見,在人們的印象中,五月是“陰陽爭,死生分”的一個特殊月份,出於對入夏以後自然與生態所產生的各種巨大變化,人們心理上有諸多的恐懼,從而產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諸多禁忌。

東漢范曄的《後漢書》以及應劭的《風俗通義》等都多次提到了五月的習俗,五月的禁忌在北方發展得越來越多。王充《論衡·言毒篇》雲:“夫毒,太陽之熱氣也,中人人毒……太陽火氣,常為毒螫。…天下萬物,含太陽氣而生者,皆有毒螫。”文中似以太陽是萬“毒”之源。漢代後隨着陰陽五行觀念的傳入並在北方中原盛行,對五月“惡”的理解歸之於陰陽中的“盛陽”。如《論衡》對“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解釋:“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風俗通》佚文,“俗説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除了對五月子的恐懼和禁忌外,古代北俗五月還忌諱造屋和曬席,《風俗通》中就説:“五月蓋屋,令人頭禿”,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廣知》中也説:“俗諱五月上屋,雲五月人蜕,上屋見影,魂當去”。

惡月惡日的觀念影響甚廣,以至人們相信五月對從政為官者也是惡月。《風俗通》佚文説:“俗雲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俗傳五月上任的官,至離職都不能升遷。歷代為官者都忌五月上任。《日知錄》卷六説“唐朝新格,以正、五、九月為忌月,今人相沿以為不宜上任。”另外,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中還提到北平有五月五日不汲泉水的禁忌,以避免井毒的侵害。可見,古代我國北方人以五月為惡月是普遍現象。各類禁忌避諱背後種種神祕和令人戒懼的“不祥”,如對“五月五日生子”和“五月五日曝牀薦席”、“忌同房”、“忌諱造屋“、“躲午”、“忌打午時水”之類事項的忌諱,其實隱藏着古時我國北方民眾對於這一特定時間背後某種神祕因素的深刻戒懼。

標籤: 哪幾天 九毒 五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kp/5n06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