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週末小聚,朋友訴苦説,“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原來,朋友以前天天陪伴孩子寫作業,就指望着通過不斷地重複這個行為,能幫他養成自主作業地好習慣,現在可倒好,剛上國中第一年,住校,就多次接到老師的通知,孩子已多次沒有按時完成課後作業了。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現在回到家,除了吃飯,基本是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裏,大人説什麼都不再願意聽。

回想起陪伴孩子做作業的六年,2000多個日夜,朋友一臉頹喪,自己每天下班後一身疲憊,但為了孩子健康成長,還是強打精神,監督指導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沒想到,所有的努力在孩子離開自己後,被證明終究是付諸了東流。

朋友一臉無奈:“心理學説:行為重複21天就會成為習慣,重複90天就會成為穩定的習慣,我的孩子從一年級開始,我就讓他天天按時作業,2000多天,怎麼還是沒養成習慣呢?”
       朋友的遭遇並不鮮見。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去同學辦的學習培訓班那裏玩,就沒少碰到為孩子養不成自主作業習慣而焦慮頭疼,前來諮詢的父母。

其實,單純的行為重複並不一定會養成習慣,斯坦福大學教授福格深入研究人類行為超過20年,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他發現任何行為的發生都離不開三個要素:內在動機、能力匹配、設置提示。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2張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3張

增強內在動機

所謂內在動機,就是一個人在沒有外來壓力的情況下,發自內心喜歡去做某件事。

一位朋友講過一個發生在他朋友身上的故事。

一個小孩不愛學習,成績落後於班上大部分同學。其父母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效果,很是焦急,於是請了他一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朋友做家教。

這位朋友到小男孩家之後,並不是像其他家教那樣直接給孩子講授知識,而是一整天都陪孩子聊天,然後第二天才講授學習方法。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4張

奇蹟就發生了。

小男孩連曾經愛看的電視也基本不看了,手機也不玩了,只要一回家,就先做作業。成績也是突飛猛進。

家長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忙問那位朋友是怎麼做到的。

朋友回答説:“我就是激發了他的內驅力而已!我第一天跟她聊了一整天,就是想探求出他的興趣愛好,輔助他確立自己的理想,然後我們一起規劃達到理想的路徑,並把這個路徑跟好好學習聯繫了起來,孩子明白了學習的意義,自然就有動力去學習了。”
      為什麼很多孩子在家時,在父母的監督下,天天按時作業,這個行為重複上千次,一旦離開沒有父母的環境,就會放飛自我?

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孩子做作業的動機出現了問題。

在父母的監督下,他們做作業的動機,變成了逃避父母生氣帶來的恐懼。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一直在承受着壓力的。因為可能不會做,無從下手;或者父母講解的時候,聽不懂,這些情況最後還是會引起父母的不快,甚至失望、暴怒。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5張

福格説:一個行為只有在讓人感覺美好的情況下,才會得到不斷的重複,從而形成習慣。

當孩子做作業的動機只是為了逃避父母的責難,當做作業總是跟壓力、恐懼聯繫在一起,孩子還能喜歡作業,才怪呢。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6張

能力與行為匹配

但有動機就一定能養成相應的好習慣嗎?

不一定的。

這是因為我們執行一個行為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多動機同時作用的情況。

就比如我們想通過跑步健身,定了每天一次跑5公里的計劃。如果我們以前幾乎不跑步的話,一開始跑五公里會讓我們覺得非常難受。肌肉痠痛、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

這個時候,我們逃避痛苦的本能會讓我們生出停止跑步的動機,一旦這個動機的驅動力大於健身的驅動力,跑步這個行為就會戛然而止。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7張

小孩子做作業,也會面臨這樣一個過程。

他可能有完成作業,做好作業的動機,但作業太多或者太難了,長時間努力之後,發現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自己也收穫聊聊,於是焦慮、煩躁等情緒就慢慢上來了,越積越多,最後不想寫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福格教授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一個人只有在能力足以在不痛苦的情況下完成一個行為,相應的行為才能在自主狀態下得到不斷重複,變得越來越輕鬆,並形成下意識的習慣。
       所以,把行為規模縮小,讓相應的任務不對孩子的智力和耐力構成巨大挑戰,孩子才能在相對輕鬆的狀態下完成,並收穫愉悦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就曾透露過自己幫孩子寫作業的故事。

女兒圓圓小的時候,遇上作業太多了,就會望而生畏,產生厭倦心理。尹建莉為了不讓女兒把做作業與糟糕的感覺聯繫在一起,於是多次主動幫她做了不少作業。圓圓由於壓力減輕,能力足以勝任完成剩下的作業量,於是主動做作業的意願也就增加了。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8張

隨着圓圓的能力增長,到後面她就不再需要媽媽幫忙做作業了。

做作業不會給自己帶來痛苦,還能感受到完成作業後自己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增長,然後因為成績好,還能收到來自老師同學等正面的反饋。圓圓就這樣養成了自主作業的習慣,並以高分考上清華大學

所以,孩子如果想成功的改變自己,養成自主作業的好習慣,必須先從微小的改變開始,這種改變的微小幅度必須在強大的生理腦可以接受的基礎上。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9張

設置提示

如果沒有提示,人傾向於重複自己的舊習慣,很多新行為都不會發生。

在孩子已經有動機,也有能力去做作業的基礎上,如何設置孩子做作業的提示,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 把作業跟某個已有的固定習慣聯繫起來。比如,孩子有看動畫片的習慣,可以把看完動畫片設置成開始作業的提示,讓孩子形成這樣一個意識:當我看完動畫片,我就開始寫作業。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10張

2、 如果不急,儘量不在晚飯後1小時內做作業。因為這個時段,身體的血液會更多流向腸胃,幫助消化。大腦的思考能力和記憶能力會相對弱化。

3、 跟孩子溝通,讓孩子自主選擇合適的提示。孩子自己參與做的決定,他執行起來會更順利。

最後,請記得看見孩子的每一次努力,並給與他良好的反饋。這有助於激發他大腦的獎賞系統,促使神經元分泌出多巴胺,讓他把做作業與美好的感覺關聯起來,從而更有動力去繼續甚至期待下一次作業。
       孩子越小的時候,父母的反饋對孩子的行為產生的影響就越大。而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反應,則取決於父母的思維。

如果説行為產生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那麼,要想孩子的命運吉星高照,父母就必須先改變自己,讓自己擁有一套對的思維繫統。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11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不急不躁,助力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然後靜待花開,成為孩子命運中的第一顆吉星。#孩子寫作業你會陪在旁邊嗎#

“陪伴孩子寫作業六年後,他不願再寫了,上國中後變本加厲地玩” 第12張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q89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