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刻舟求劍是什麼意思

刻舟求劍是什麼意思

刻舟求劍是什麼意思

刻舟求劍”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變通的人。

該成語出自於: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諷刺了片面、靜止,不知變通、墨守成規的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嗎,適合於這種變化的需要,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是不行的。

原文:

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裏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説: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來後,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

船已經向前走了,而劍沒有,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糊塗了嗎?

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國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並向大家説: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大家雖然都不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後那楚國人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説: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裏掉下去嗎?我還在這裏刻了記號呢,怎麼會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説: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麼找得到你的劍呢?”

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後,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註釋:

1、涉:渡,由後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語後置的標誌。

3、其:他的,代詞。

4、自:從。

5、墜:掉,落。

6、於:在,到。

7、遽:立刻,急忙,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詞,這兒。

10、吾:我的。

11、之:結構助詞,不譯。

12、所從墜:從劍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詞。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劍,代詞。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這樣。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塗嗎?惑”,迷惑,糊塗。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寓意:

劍落水中只會沉底,這是普通常識。船走遠了,還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劍,真是愚蠢可笑。假使船是靜止的,劍沉水底,在船的落劍處刻上記號順着記號下水找劍,自然有可能找到。無奈劍沉水底就不動了,船卻在不斷移動。

這個客觀事實沒在求劍的人的頭腦裏得到反映。他一心以為劍從哪裏落下去,就從哪裏去找,必能找到。他的認識同客觀事實不一致,結果自然只有失敗。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諷刺死抱着教條的人,非常有力。

這則成語包含着兩層道理。一層是,人的思想認識如果不符合客觀實際,就不會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層是,客觀實際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如果把陳規舊章當成解決新問題的法寶,也要鬧笑話。作者這種思想是樸素的唯物思想,辯證思想。

標籤: 刻舟求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mdq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