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什麼是地球

什麼是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見彩圖)

什麼是地球

行星地球

太陽系中已知的行星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呈橢圓形,長半徑為 149597870公里,偏心率為0.0167。軌道近日點為1.471億公里,遠日點為1.521億公里,平均1.496億公里。地球公轉一週需時365.25個平太陽日。平均公轉速度為29.79公里/秒。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一週需時23小時56分4.09秒平太陽時,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面之間的夾角為23.45°。

地球的形狀、大小和質量

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扁球體。地球內部質量的不均勻分佈和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的共同影響,使地球自然表面極為複雜。所以人們通常把平均海平面及其向陸地連續延伸的部分所構成的大地水準面(又稱地球體),作為地球形狀的模型。這個理論連續表面上的每一點都與重力的方向垂直。但是大地水準面還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學曲面,也不適於作為描述地球幾何形狀的參考面,於是,人們進一步用一個與大地水準面相接近的旋轉橢球面作為地球形狀的參考面。根據多年的測定,這個旋轉橢球面的赤道半徑為6.378139×106米,兩極半徑為 6.356755×106米。由於測算手段的不斷改善,地球半徑和扁率的精確數值也隨時不斷修正。根據對人造衞星運動的觀察得到的扁率為1/298.257。地球質量[包括大氣圈(層)]為5.976×1024千克。地球的體積為1.083×1021立方米。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20千克/立方米。

地球表面的起伏和海陸分佈

在地球的總表面積為5.100×108平方公里中,大陸面積約為1.48×108平方公里,約佔29%;海洋麪積約為3.62×108平方公里,約佔71%。以平均海平面為標準,地球表面上的高度統計有兩組數值分佈最為廣泛。一組在海拔0~1000米之間;另一組則在海平面以下4000~5000米之間。前者佔地球總面積的21%以上,後者佔22%以上。大陸上的最高山峯珠穆朗瑪峯,海拔達8848米,最低點為死海,達-397米,海底最深處馬裏亞納海溝,深度達到11022米。

地球的重力場和磁場

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間稱為地球重力場。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質量產生的引力和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地球自轉所引起的離心力對重力的影響在赤道上最強,並隨緯度的不同而呈有規則的變化。同時,由於地球不同部位的密度分佈得不均一,也引起重力的變化和異常。因此,重力異常可以提供地球不同部分密度變化的信息。

地球具有一個強有力的、猶如一個位於地心的磁棒(磁偶極子)所產生的磁場。這個從地心至磁層邊界的空間範圍內的磁場稱為地磁場。地磁場是非常弱的磁場,其強度在地面兩極附近最強,還不到10-4特斯拉;而赤道附近最弱。磁偶極子的軸線稱為磁軸。磁軸與地面的交點稱為地磁極。磁軸與地軸的交角大約11°。磁場的強度和方向不僅隨地而異,也因時間不同而有變化。在地質歷史期間磁極經常逆轉,並且磁極圍繞地理的極點旋轉。地球磁場的起源和它在地史期間的變化,與地核的結構和物質的相對運動所產生的電流有關。

高層大氣的電流活動是產生外源電磁場的原因。電離層中的電流體系可引起地磁場的日變化,極區高層大氣受帶電粒子的衝擊而產生極光和磁暴。太陽和地球中間有稱為太陽風的等離子體。地球磁場在向太陽的一面受太陽風的作用而壓縮,在背太陽的一面則被拉伸,從而使地球磁場在地球周圍被侷限在所謂的磁層之內。磁層的外邊界則稱為磁間歇區。

地球磁場的存在使地球免受太陽風的直接影響,磁層的存在對大氣的成分和地面氣候起重大的作用,並因此而影響到地球上生命的發展。

地球的構造和成分

地球是由不同狀態、不同物質的圈層構成的。地球的內部由地核、地幔和地殼 3層組成(見彩圖)。

什麼是地球 第2張

地球表面則由水圈和大氣圈所包圍,後二者又維繫着生物圈的存在。

地殼

包裹着整個地球內部的薄殼。質量只佔全球的 0.2%。大陸地殼與海底地殼有明顯的差別。洋殼極薄,厚度不及2~11公里(包括海水),平均約7公里,密度3~3.1克/立方厘米,主要由鎂鐵質火成巖,即玄武巖和輝長巖組成,上面有極薄的深海沉積物覆蓋。與此相反,陸殼則較厚,約15~80公里,平均35公里,密度2.7~2.8克/立方厘米,出露在地表,由火成巖、變質巖和沉積巖組成。陸殼的組成並不均勻,平均成分不易得到準確的測定,但大致與花崗閃長巖相似。陸殼下部的閃長巖質部分所含的放射性產熱元素,如鉀、鈾及釷較上部的花崗巖質部分為少。

地殼與下伏的地幔之間的界面稱為莫霍面。地震波的傳導速度在此有突然的變化。P波由 6.7~7公里/秒,過渡到8~8.4公里/秒。對這個界面的結構細節還有待深入研究。但一般認為在大多數地區過渡層厚度小於 5公里。

地幔

地球內部位於地殼與地核之間的構造層。地幔的成分不同於地殼,其主要巖石為橄欖巖類,即富含鐵、鎂的硅酸鹽巖石。根據地震波速在400和670公里深度上存在兩個明顯的不連續面,可將地幔分為3部分:

(1)上地幔,由莫霍面至400公里深度;

(2)過渡層,在400~670公里深度之間;

(3)下地幔,深度在670~2891公里之間。上地幔內,地震波速隨深度而增加的梯度較小。在60~150公里之間,許多大洋區及一些陸上的晚期造山帶內有一個低速層,這意味着有0.1~6%的少量熔融物質存在。過渡層內,地震波速度隨深度而加大的梯度大於地幔的其餘兩部分。此層內的不連續面是由物相的轉變引起的,橄欖石和輝石轉變為高壓下穩定的礦物相。下地幔內的成分及構造比較均勻。

根據現代的認識,把比較剛性和温度較低的地殼和地幔頂部稱為巖石圈(層)。巖石圈的厚度在全球各部分並不一致:大洋部分在洋中脊的最新部分只有6~8公里,在最老的部分則約 100公里;大陸巖石圈則在大約100~400公里之間。巖石圈下較熱而剛性較弱,能夠長期緩慢變形的部分稱為軟流圈(層)。

地核

地球內部位於地幔之下的核心部分。地幔與地核的界面深度定為 2891公里,在此深度上P波速度由13.7公里/秒突然下降到約 8公里/秒,在此界面之下,S波不能透過。到5149公里深度,P波速度又有所增加,這個界面被認為是地球內核的上界。據推測外地核可能由液態鐵組成,其中可能含鎳約10%,並有大約15%較輕的元素,如硫、硅、氧、鉀、氫等存在。內地核應為剛性很高的,在極高壓(3.3×1011~3.6×1011帕)下結晶的固體鐵鎳合金組成。地核質量佔地球全部的33%。

此外,推測在4750~5149公里深度之間還有一個過渡帶。

對於地球內部的温度分佈情況瞭解還不足。温度隨深度而增加的梯度在每公里20~40℃之間,但延續不太深,否則內部物質將熔化而不能傳導地震波。低速層內温度可接近橄欖巖的融點(約1200℃),但在更深部位,為使地幔大部分仍保持固體狀態,地熱梯度必須低到約為每公里0.3℃。據硫化鐵鎳在高壓下的熔融實驗,提出地核-地幔界面上的温度約為3700℃,內核温度大約在4000~4500℃之間。

水圈(層)

地球表層水體的總稱。地表的自由水有 97.3%形成海洋,另有2.1%以冰的狀態固結在兩極。其餘部分則以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的形式存在。大量液態水的存在是地球的一大特點。海水平均含溶解的鹽類約0.35%,主要為氯化鈉,具弱鹼性。雨水及河水中的溶解物不多,大部分為碳酸氫鈣(CaHCO3),而略呈酸性。雨水可由工業廢氣中獲得二氧化硫(SO2),成為酸雨。河水每年平均可由其流域中每平方公里帶走 100噸的物質,其中約20%在溶液中。水圈與地殼的上部有較大程度的重疊。地下水可以環流到地殼內數公里的深度,受熱並與巖石發生反應再回到地面。陸地上火山活動地區常有熱泉及其他地熱現象。在洋中脊也有相似的熱水活動,並噴出含有金屬硫化物的黑煙,温度可達300℃,且有生物羣生存在這種環境中。

大氣圈(層)

地球外部的氣體包裹層。它與水圈相互作用。太陽的熱能使海水蒸發,凝結成雲,形成降水。陸地上的降水,形成徑流,由地面或地下返回海洋。

由地面至約15公里高度的大氣層為對流層,其上至50公里高度的大氣層為平流層。由平流層頂面向上至80~85公里為中間層。更向上到 500公里左右高度為熱層。500公里高度以上為外逸層。

大氣圈的温度隨高度而變化,對流層內温度隨高度而降低。向上在20~50公里之間温度又有所增高。在中間層內温度又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最低可達-100℃。在熱層內温度又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外逸層是等温的。

大氣圈主要成分為氮、氧、氬、二氧化碳、水蒸氣等。底部 100公里範圍內成分穩定。大氣密度在地面大約為1.2千克/立方米,在100公里高度降為10-6千克/立方米。在距地表10~50公里間為臭氧層。在此層中臭氧雖屬次要成分,但可以濾去來自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輻射。

在大氣圈中 60~500公里(或1000公里)高度範圍內為電離層。其中由於電離作用而使部分原子和分子帶電,形成離子與自由電子共存的狀態。電離層大致由平流層開始,到中間層隨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電子濃度,在熱層達到最大值,再向外即與外逸層重疊。電離層之外為磁層,即地球磁場影響的最外部分。在此層中離子化最完全,致使形成等離子體,並受地球磁場的影響。在3000公里及1500公里高度上具有特高的強度,形成範·愛倫帶。後者連同磁層的其他特點為人造衞星用於太空探測以來的新發現。

地球的年齡、起源和演化

太陽系是在大約距今46億年前,由一個氣體和塵埃構成的原始太陽星雲,經過幾千萬年時間形成的。重力使星雲縮小,並將其大部分質量吸引到中心部位的原始太陽上;紊流使原始星雲產生旋轉。原始太陽旋轉速度不斷增大的同時,星雲的其餘部分形成盤狀。

星雲的中心在壓縮時,温度不斷增高,致使在其核部產生核聚變,釋放能量而發光。太陽周圍的盤狀物體不斷冷卻,物質凝結成固體,並因碰撞而逐漸形成一些較大的物體。較大的物體也易於收攏大部分碎屑而形成行星,並圍繞太陽,沿着已消失的盤狀體平面上的軌道旋轉。最初凝結的物質是最難揮發的難熔物質,如鐵、鎳、鋁等金屬氧化物。温度再降低則出現構成巖石的硅酸鹽類,然後是更易揮發的化合物,如水及甲烷。由於温度隨接近太陽而增高,致使內太陽系的温度未曾低到能使大量揮發物凝結的程度。最靠近太陽的行星,緻密而有金屬內核,並且外面包有硅酸鹽。遠離太陽的行星雖然能夠聚集並保留大量的揮發物,從而更為龐大,但不甚緻密,並被認為具有由巖石和冰構成的核部,其外為固態或液態的氫,最外面則為厚層的大氣。這種巨大的行星還伴有巖石和冰構成的衞星。

行星在此以後的演化,在其內部以化學分凝作用為主,在其表面則以被較小物體的轟擊為主。轟擊的物體數目逐漸減少,到距今40億年時,轟擊作用基本結束。此後,只有少數的轟擊作用發生。

作為太陽系內行星之一的地球,大約在45億年前就已增長到現在的大小。在距今45~40億年之間地球也遭受到強烈的隕石轟擊,但轟擊的跡象則因後來的地質演化和構造活動而消失。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巖石年齡約為38億年,最早發現于格陵蘭,以後在他處也有發現。

地球歷史上的最古時期為太古宙,此時形成的巖石構成主要大陸的核心。其特點為大面積變質程度高的麻粒巖和片麻巖,中間夾有窄條變質程度較低的綠巖帶內的變質火山巖和沉積巖。火山巖中包括有稱為科馬提巖的富含鎂質的熔巖,其形成的温度比現代的熔巖高得多。

在太古宙以後元古宙的大部時間裏,大部分陸塊曾聯結在一起,被稱為超大陸,並在一起漂移。目前南半球的各個大陸在前寒武紀大部分時間和古生代期間曾集合在一起稱作岡瓦納古陸。北方的勞亞古陸在中生代、新生代時逐漸分裂,最後形成為北美、歐洲和亞洲大部分,中間形成大洋盆地。在北美與歐洲西北部之間的洋盆稱為古大西洋。現在認為古大西洋的封閉與北美和歐洲古陸的碰撞開始於早奧陶世,終止於泥盆紀末,形成了加里東-阿巴拉契造山帶(褶皺系)。歐亞大陸在整個古生代期間也發生過洋盆的開張與封閉,形成海西、烏拉爾以及阿爾泰、天山、祁連、蒙古、興安等古生代褶皺系。從而又形成了聯合古陸。

在中-晚侏羅世,新的東西向海洋在加勒比海、中大西洋一帶形成,將勞亞古陸與岡瓦納古陸分開。早白堊世時南大西洋開始自南方張開,而在晚白堊世時南大西洋與中大西洋連接起來。印度開始由南極-澳大利亞大陸分出並迅速北移,在早第三紀時形成印度洋。格陵蘭及歐洲西北部約在距今0.6億年分開。距今0.4億年澳大利亞由南極大陸分出也迅速北移。同時印度與亞洲,非洲與歐洲相碰撞,形成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0.4億年至今,南北美洲相連接,紅海-亞丁灣及加利福尼亞灣在裂開。澳大利亞則開始與東印度羣島和新幾內亞碰撞。從青藏高原到亞洲東部,自二疊紀以來也有較複雜的發展過程。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發展

原始生物藍藻、綠藻遺蹟在年齡為35億年的巖石中即有所發現。雖然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但是大概可以追溯到40億年前。地球早期的大氣成分主要由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氣,以及其他由火山放出的氣體組成,在此情況下,生命必須由無氧的環境中開始,而氧進入大氣則被認為是由於生物活動的結果。最初,氧在大氣中的含量只能徐緩地增加,估計在距今20億年時含量約為現在的1%。當大氣中的氧增加到能夠出現具有保護性臭氧層以後,生物才能在比較淺的水中生活。具有光合作用的生物的繁殖,又促進可以呼吸氧的動物的發展。多細胞生物的最初痕跡見於年齡約為10億年的巖石中。在距今約7億年時,複雜的動物,如水母、蠕蟲以及原始的介殼類動物已經出現。到距今約5.7億年,即前寒武紀和寒武紀之交,具有硬殼的動物大量出現,而使大量化石得以在巖石中保存。在此時期,海洋生物有突然的發展。魚類出現在奧陶紀;志留紀晚期,陸地上已有植被覆蓋。石炭紀海中出現兩棲類。爬蟲類和最初的哺乳類出現在三疊紀,但到新生代開始哺乳類才大量繁殖和擴散。生物的發展雖然表現有平穩的演化進程,但化石的紀錄也顯示了在整個顯生宙時期有周期性的大量植物和動物種屬大致在同一時期消失的現象。這種災變的原因久經探討,有些學者認為可能是由於隕石或小行星的撞擊引起的。但是,也有學者指出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在同一時期受到影響。這個問題尚待更多的研究。

地球的動力作用

地球不是一個靜態的物體,太陽能和潮汐使大氣圈和水圈在經常運動,產生複雜的風、洋流和河流等一系列外動力作用。地球內部的動力作用除了使地球外殼有徐緩的水平或垂直運動之外,還有猛烈的地震和火山爆發。此外,地球磁場的產生也歸因於地球內核與液態的外核之間的運動。

根據現代世界地震震中集中成窄帶分佈的情況,將巖石圈分為6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由大洋巖石圈組成,而其餘的主要板塊則包括大陸及大洋部分。各板塊沿着相互之間的邊界在軟流層之上,或包括軟流層在內,以3種不同形式,按1~20釐米/年的速度作相對運動。第一種是大洋中間較老的洋殼破裂分離,新洋殼物質填補空隙產生新洋殼,這一部位稱洋中脊,這種邊界稱為離散型板塊邊界。第二種是兩個板塊沿邊界部位聚攏,常發生在大洋和大陸板塊之間,而大洋板塊俯衝於大陸板塊之下,這種邊界稱為匯聚型板塊邊界。運動的結果是老的洋殼的消失,併產生深海溝及火山島弧或沿着大陸邊緣的新褶皺山系。第三種是板塊之間作相對的水平方向滑動,即所謂的轉換斷層,常發生在大洋之中,稱為守恆型板塊邊界。這種運動使洋中脊錯開,也有的切穿大陸(見板塊構造學)。

地震和火山作用多集中在板塊邊界上,但在大陸板塊內部也常有發生。這與大陸板塊的開裂或與巖石圈以下的巖漿活動有關。大陸的開裂可進一步導致新洋殼的產生,並由此而發展為洋殼擴大、俯衝,終於消亡的所謂威爾遜旋迴的全過程。

世界上有500~600座活火山,其中,以強烈的爆發和破壞性著稱的,多位於板塊的匯聚邊界上。但體積最大的火山噴發則發生在海底。在洋中脊部位,大量的玄武巖漿安靜地侵出到海底。玄武巖是大多數大洋和大陸地區噴出巖的主要類型,如洋中脊、大洋島嶼上以及大陸上的高原式玄武巖。玄武巖直接來自地幔物質的部分融熔,在其上升途中成分沒有什麼改變。而其他巖類,如安山巖、英安巖、流紋巖及粗面巖,則主要出現在一些裂谷地帶,以及島弧和海岸山帶的火山噴出巖中。這些巖漿可由不同方式生成。例如地幔在特殊條件下(如在俯衝帶上有較高的水的分壓力)的部分熔融作用;由玄武巖漿經過分化結晶作用,或由地殼巖石的部分或完全熔融而成。一種巖漿也可以由其中兩種或三種機制的結合形成。

火山噴發的形式有寧靜噴發、猛烈噴發、交替噴發等,並可形成盾形火山錐、坡度較大的碎屑火山錐或火山碎屑物與熔巖互層的層狀火山錐等不同的地貌形態。火山噴發的形式和形成的地貌形態決定於巖漿的化學成分和所含的氣體。火山噴出的細粒灰塵可以達到平流層而環繞地球飄浮數年,並影響地表氣候(見火山)。

來自太陽的熱源引起大氣環流和水的蒸發與降水。温度的變化、風的侵蝕、水的沖刷以及水中溶解物對巖石的化學作用,引起巖石崩解和化學變化,即發生風化作用。因內動力作用形成的高山、高原受侵蝕而逐步夷平;風、流水和冰川把風化的物質搬往低處,沉積在陸面的窪地、湖泊以及海盆地中,形成各種沉積物(見風的地質作用、河流的地質作用、地下水的地質作用、冰川的地質作用)

流水的侵蝕和搬運作用不僅發生在陸地上,在海水面以下,大陸架和大陸坡上也有濁流侵蝕,形成深陡峽谷,濁流攜帶的碎屑物質可沉積到大陸基及更遠的深海盆地內,成為沖積扇狀的堆積,形成濁積巖(見海洋地質作用)。

由於風力、潮汐力和海水內部密度的差異引起海洋中的各種洋流。主要由風力形成的表面流呈環狀,稱為環形洋流。在赤道兩側的稱為亞熱帶環形洋流。在赤道以北的作順時針方向的環流,以南的則反之。更向南和向北的則為較小的近極地環流。大多數洋流的流速約為3~6公里/日。由於流動緩慢,洋流可在其沿途所經的不同緯度上改變温度。墨西哥灣洋流速度約為 40~120公里/日,因此墨西哥灣洋流及其延續部分北大西洋流能為歐洲西北部帶去暖水,形成温和的冬季氣候。地區的流行風可使局部的深水上湧並帶來營養物,從而形成良好的漁場。冷而含鹽多的高密度的北冰洋及南冰洋水向赤道方向流動,並沉到暖的赤道水以下,但其流動常受洋底高起的地形的阻擋。這種因重力驅動的洋流速度很低,常需幾千年才能由極地流到赤道。利用大陸和大洋的相對位置,以及洋脊和海槽的淡化的研究結果,可以重建古洋流的格局。

深洋底大部分覆蓋着深水沉積物。沉積物是上覆深水中的細小顆粒經緩慢下沉而形成的,成分是陸源粘土及浮游生物的鈣質或硅質外殼。另有一部分是錳結核,在太平洋底覆蓋面積達到20%,成為鐵、錳、鎳、銅及鈷的潛在資源。錳結核大小不等,一般以釐米計,多形成於沉積物的表面,由化學沉澱而成,金屬來源於洋中脊的水熱活動。

由外層空間進入地球的物質數量頗大,每天都有百萬噸以上的地外碎屑落下。其中大部分是顯微鏡下的細粒宇宙塵,也有些是大塊固體巖石,即隕石。外來碎塊中只有少數可以通過大氣層到達地表,大部分都成為流星而揮發在大氣中。

隕石可分鐵質的(含90%以上的鐵鎳合金)、石質的(主要由硅酸鹽類礦物組成)和石鐵質的(由大致等量的鐵鎳金屬和硅酸鹽組成)。石質的可再分為球粒隕石及無球粒隕石。前者含有主要成分為橄欖石和輝石的小球狀物體,即球粒;後者則無球粒而與地面上的巖石相似。鐵質隕石只佔觀察到的全部隕石的1%,球粒隕石佔87%以上。能夠和地球碰撞的最大的地外物體是小行星,其直徑由數公里至數百公里。其中大多數來自火星及土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大多數隕石也可能來自此帶,地面上不少地區發現有隕石衝擊痕疤。玻璃隕石(舊稱雷公墨)為小的玻璃質物體,發現於捷克和斯洛伐克、科特迪瓦、澳大利亞、東南亞及中國雷州半島一帶。其來源有地球及地外兩種説法,很象是由於大隕石和小行星衝擊產生的熱量引嗎地上巖石熔融的產物。但是這些玻璃隕石年齡都很小,而且在產地附近還未曾發現有新近的隕石坑。因此,成因問題尚未解決。

地球的天然衞星──月球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衞星。月球沿橢圓形的軌道繞地球旋轉,距地球最遠405500公里,最近363300公里,平均為384400公里。月球半徑約1738公里,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81.3,平均密度3.34克/立方厘米,與地幔相近。月球表面大氣在早期即已逸散,內部構造分為月殼、月幔及月核3層,但月核很小。月球上有月震,但微弱,發生在近地一面約1000公里深處,常發生在距地球最近點時,可能系由重力潮應力引起。

月球表面有一個早期分異形成的斜長巖質月殼,厚約65公里,位於較緻密的富含鐵、鎂的硅酸鹽質月幔上。月幔已完全固結,厚約1100公里。月幔之下為月核,半徑約50公里,由金屬組成,內部仍可有部分為熔融狀態,温度在1000~1600℃。

月球自轉週期與公轉相同,故總以一面向着地球。在近地一面有大量的玄武巖溢流在月海盆地中,但在背地球的一面的盆地中似未曾發生玄武巖溢流。

月球表面沒有水圈及大氣圈,由於缺少大氣圈的保護,月球表面遭受隕石衝擊影響極為明顯,尤以較老的高地為甚。月球表面上覆蓋有數米厚的月土,均為隕石衝擊產生的碎屑物質,因而月球表面固體巖石出露不多。由於月土的保温作用,雖然月面温度變化甚大,但在表土下1米處即相對穩定在約-60℃。

月殼巖石的常見成分是氧、硅、鋁、鐵、鈣、鎂、鈦和鈉,與地殼中的相同。主要區別在於有些月巖中鈦含量較高,而大多數月巖中鉀和鈉的含量低。月海盆地中的巖石屬玄武質,但氧化鋁和氧化鈦含量變化範圍大。高原上的巖石則比月海玄武巖的氧化鈣和氧化鋁含量高得多。此外,鉀、鈉、鉛、汞、鉈等易發散元素含量低,巖石呈現出在極低的氧逸度下結晶的特點。

參考書目

uck, ens, The Earth, 2nd ed.,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Columbus,1987.

idt, Planet Earth and the New Geosciences,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Dubuqne,1986.

Frank Press and Raymond Siever, Earth,4th ed.,W. man and Company,New York,1986.

標籤: 地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082xl3.html